尚书遗事久沧桑,此地犹传旧草堂。
暮雨楼台春寂寂,月明烟树夜苍苍。
绛云人去琴河浅,红豆花疏镜槛凉。
笑我经旬闭门坐,更无游女踏斜阳。
尚书遗事久沧桑,此地犹传旧草堂。
暮雨楼台春寂寂,月明烟树夜苍苍。
绛云人去琴河浅,红豆花疏镜槛凉。
笑我经旬闭门坐,更无游女踏斜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景象。首联“尚书遗事久沧桑,此地犹传旧草堂”中,“尚书遗事久沧桑”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而“此地犹传旧草堂”则点明了地点,引出下文对旧居的描述。颔联“暮雨楼台春寂寂,月明烟树夜苍苍”通过“暮雨”、“春寂寂”、“月明”、“夜苍苍”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
颈联“绛云人去琴河浅,红豆花疏镜槛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以“绛云”、“琴河浅”、“红豆花疏”、“镜槛凉”等形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人事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尾联“笑我经旬闭门坐,更无游女踏斜阳”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独处、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或无奈。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清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一片含烟蔓草,忍再吊、沉渊太仆。
闺人共赴涟漪,不少佩环鱼腹。
佳儿佳妇嬉嬉,媵湘累总作蛟龙族。
向忠魂未远,尚抱乌号林中哭。
荒园咫尺朝台,望龙驭、水滨未复。
恨江山、与金汤四塞。难归青犊。但玉殿虚无。
翠旗反覆。化海思云愁,杜鹃啼相续。
摸招魂,持上金屋。想隋帝、被发天门,哀诉身难赎。
生长泷西,郁鸡诸族,可有孔家金翠。
宫锦连钱千万个,欲作鸾皇犹未。
春来花兴,盛衰大小珠毛。成屏还要迟三岁。
半段恐遭人射,看场休至。
弹指更用佳人,舞衣细拂,尽教摇曳开尾。
总怜惜、茜裙彩袖,与朝夕、回旋相媚。
对娇影、双双欲语,月明忘向花中睡。
笑槛外朱鹇,多惊不识情滋味。
淮水秦时水。接青溪、烟波九曲,影含苍翠。
一代红颜曲中尽,犹记金陵四美。
有阿马、班如堂里。
兰草枝枝薰赋客,凤凰毛,一半分沙喜。
无数女,砑笺纸。歌楼舞榭今馀几。
只桃根、当年渡处,尚馀香腻。
三摺画桥依然在,踏断长忧朔骑。
又惹得、鸳鸯惊起。
明月小姑来复往,鼓箜篌、楚调应相倚。
魂缥缈,欲招尔。
怅庙竿红,垣衣碧,门外银涛雪屋。
群妃蓬岛宴,御天风来往,钗铃戛触。
寂寂小姑,愔愔圣女,苦鸟啼归修竹。
古苔坏墙满,任脱缰石马,画廊眠熟。
叹螺髻煤残,蝶裙灰烬,夜长人独。灵旗归太速。
神弦歇、醉觋扶华毂。
可惜是、乱水彭城,旧家小沛,望乡徒极登临目。
入不言兮出,学唱个、秋坟鬼曲。怨青冢、留江国。
斑斑恨血,土花坟起红菽。水腥打灭翠烛。
万斛凉云泻。买蜻蛉、烟潭容裔,晴秋潇洒。
黄叶村中行不远,隐隐前山精舍。
人已被、暗香萦惹。
才见岩梅齐著粉,染西风、丛桂旋开也。
流光驶,似奔马。舍舟缓服寻兰若。
正霜檐、累累金粟,参差低亚。
竹色泉光幽映极,携得一樽堪把。
问此乐、何如仆射。
忽见高茔延野烧,似赤龙、蹙踏山都赭。
矫首看,莽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