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送师厚》
《再送师厚》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久使西南此召还,鹿头东去渐云山。

莫嫌策马经烧栈,正好题诗到散关。

财利文书犹络绎,边防田地已朱殷。

奇谋不吐将何用,况是归临咫尺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àisòngshīhòu
sòng / wéntóng

jiǔ使shǐ西nánzhàohái鹿tóudōngjiànyúnshān

xiánjīngshāozhànzhènghǎoshīdàosànguān

cáiwénshūyóuluòbiānfángtiánzhūyīn

móujiāngyòngkuàngshìguīlínzhǐchǐyán

注释
久使:长期任职或被派遣。
西南:地理方位,这里指诗人所在地区。
鹿头东去:鹿头关向东延伸。
烧栈:被战火焚烧过的栈道。
散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陕西宝鸡境内。
络绎:形容人或事物连续不断。
朱殷:形容土地因耕种而呈现红色。
奇谋:非凡的计谋或策略。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翻译
长久以来我被召回西南之地,鹿头关东去,沿途尽是云雾缭绕的山峦。
不必嫌弃策马穿越烧焦的栈道,正适合在此时此地题写诗篇直到散关。
财物和公文往来仍然繁忙,边防田地已经呈现出一片红殷殷的景象。
如果奇思妙计不能施展,那还有什么用处?况且我即将回到近在咫尺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被召回京城的旅途中所见所感。开篇"久使西南此召还,鹿头东去渐云山"表达了作者长时间在西南地区任职,接到召回的命令,沿着鹿头往东行进,逐渐接近云雾缭绕的山脉,给人一种归途的心境和景象。

接着"莫嫌策马经烧栈,正好题诗到散关"则是说尽管路过的烧栈(可能指的是战乱后的遗迹)让人感到不快,但正是这种环境激发了作者的诗兴,将这份情感写成诗句直至抵达散关。

第三句"财利文书犹络绎,边防田地已朱殷"透露出作者对于物资财富和文化书信依旧联系不绝的赞赏,同时也对边疆地区的土地已经变得肥沃多产表示出肯定。

最后两句"奇谋不吐将何用,况是归临咫尺颜"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一方面手中有着未曾提及的奇特策略,但又不知如何施展;另一方面,在即将返回京城之际,对于那些尚未实现的抱负和面对亲人时的局促表情感到困惑。

整首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景物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在归乡路上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谩书为醉者

餔糟同啜醨,醉倒横路多。

谁是独醒者,听唱铜鞮歌。

(0)

会仙桥

我有王乔履,飞过会仙桥。

相约纯阳侣,洞庭夜吹箫。

(0)

有所思二首·其一

鸳鸯停绣黼,鱼雁杳来书。

敛鬓窥明月,愁魂亦怆予。

(0)

至安庆谒忠宣余公祠

风雨鸡鸣彻晓晨,一门忠义见斯人。

撄城报主终殉国,为父从夫尽杀身。

天地纲常应尔系,家庭模范岂无因。

凭高几阅江河变,水自清流山自峋。

(0)

喜会归安二尹徐石濑乡丈赋赠并谢二首·其二

巨镇湖滨古郡城,归安雄邑并乌程。

人言此地应难治,今喜吾君独擅名。

春盎罗浮敷雨润,秋涵石濑湛冰清。

湖邦已见真诚动,指日徵书下帝京。

(0)

立春二首·其二

青皇出震春光路,碧眼窥人柳色鲜。

欲把新知验新得,且将残见洗残年。

化通天地方成圣,迹脱形骸却是仙。

揭出真元凭指点,了无声臭落言筌。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