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其三》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其三》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名家簪绂是前途,两世青云共接趺。

金冶外看双剑跃,木山中见一峰孤。

韦贤经学真传授,扬子文章古范模。

衣钵更多门下士,向来江浙似湖苏。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对杨学古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学问与人格的高度评价。

首句“名家簪绂是前途”,赞美杨学古先生出身名门,前途无量。接着“两世青云共接趺”一句,以“青云”比喻高位,暗示杨家两代人皆能高居显位,成就非凡。

“金冶外看双剑跃,木山中见一峰孤”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杨学古先生的才华与个性。金冶象征着锻造与智慧,双剑跃动寓意其才智出众;木山中的孤峰则展现了他独立不群的品格。

“韦贤经学真传授,扬子文章古范模”赞扬杨学古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将他比作韦贤和扬雄这样的古代学者,说明他在经学和文学上都有深厚的功底,并且能够传承和创新。

最后,“衣钵更多门下士,向来江浙似湖苏”表达了对杨学古先生弟子众多,影响深远的肯定。这里的“衣钵”指传授的知识和技艺,而“江浙似湖苏”则是对杨学古先生影响力之广的生动描述,暗示他的教诲如同湖苏之地的水泽,滋养了无数学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高度赞扬了杨学古先生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展现了他对后世的巨大贡献。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又次韵五首·其四

行衣叶叶马萧萧,快意宁知归路遥。

海上尖峰青似染,却从云外望岧峣。

(0)

摄山访隐者

路绕苍山石挂藤,结庐深入白云层。

泉鸣便隔人间世,采药知从何处僧。

(0)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通鉴初成赐近臣,不遗疏贱布恩均。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藁事如新。

细思当日修书者,祗有三人今一人。

(0)

诗上尧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其一

先生高卧洛城中,洛邑簪缨幸所同。

顾我成年清渭上,并游无侣又春风。

(0)

题云谷子残砚为马夷初

抱真之砚铭白沙,翁山志之意有加。

一如玉带生作记,为文山题杨铁崖。

翁山自比铁崖老,胸有沧桑物非宝。

石屋得斯乃世守,雅共古人挹襟抱。

黝青阅劫残半规,别锤毡蜡题其麋。

诒书属我久未报,浸至吾子南归时。

西泠雪后万绿失,携持将归命不律。

湖山可怀况述作,当与此砚相始毕。

管宁帽与朱子衣,抱真入夜常不违。

能同一室岂世物,嗟我宣南非所归。

(0)

和元规任从他歌

任从他,尽教他,莫管他,他是他非柰我何。

尽日闲同方外友,高吟落笔如悬河。

世上无心结凡累,匣中有剑降阴魔。

长生已悟玄关旨,从教乌兔走如梭。

尘劳汩没诚堪恶,孰肯飘荡随蹉跎。

静处每思喧处事,到头空自竞嘘呵。

任从他,尽教他,莫管他,但从元气养冲和。

有时恣把丹书读,无事闲寻玉轸歌。

我心非石不可动,任从俗论生乖讹。

松簪布褐且自乐,岂恋浮华张绮罗。

神炉交媾鍊金液,混乎湛湛而日多。

功行圆成共归去,飘飘飞盖拂霄河。

任从他,尽教他,莫管他。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