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其二》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其二》全文
唐 / 裴守真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云路移彤辇,天津转明镜。

仙珠照乘归,宝月重轮映。

望园嘉宴洽,主第欢娱盛。

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守真所作,名为《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颇具盛唐气派,语言华丽、意境辉煌,描绘了一场皇家大典的豪迈景象。

“云路移彤辇,天津转明镜。”这里借用了神话传说中天上的道路和天河之意,形容太子迎娶太平公主时的排场。彤辇即帝王所乘的车辆,天津则是连接天地的桥梁。在这两句里,诗人以高远的视角,将尘世的婚礼仪式提升到了神圣的高度。

“仙珠照乘归,宝月重轮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太子迎娶时的辉煌景象。仙珠即珍贵的玉石,比喻着公主的美丽和尊贵。宝月则是指那被赋予祥瑞意义的圆满月亮,重轮映照着整个场面,使得这一刻变得更加庄严而神秘。

“望园嘉宴洽,主第欢威盛。”诗人在这里描写了婚礼之后的宴会场景。望园即指那为庆祝此次大典而特别修建或装饰的花园。在这望园中,太子和公主共度佳期,充满了喜悦与繁华。

“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最后两句则是对音乐和服饰的赞颂。丝竹指的是古代的乐器,而帝熏则意味着皇家的香气。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便是婚礼中那令人心旷神怡的音乐与浓郁的香味。而簪裾,即皇室成员所穿戴的华丽服饰,奉宸庆则表明这些都是为了庆祝这一喜事而准备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场景、物象和气氛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宏大壮观、祥瑞繁复的婚礼盛典之中,展现了古代皇室婚礼的奢华与庄严。

作者介绍

裴守真
朝代:唐

裴守真,绛州稷山人也。后魏冀州刺史叔业六世孙也。父慎,大业中为淮南郡司户。属郡人杨琳、田瓒据郡作乱,尽杀官吏。以慎素有仁政,相诫不许惊害,仍令人护送慎及妻子还乡。贞观中,官至酂令。
猜你喜欢

和谢雪坡太守咏新城

十二城楼面面开,登高送远兴悠哉。

玉虹万丈横银海,白雁千行下弩台。

漂泊自怜能赋客,艰难谁识济川才。

长江不作东南限,拱北楼头画角哀。

(0)

次王苍雪韵五首·其五

东阁诸郎总好文,南州多士望龙门。

共传江左风流远,且喜河汾礼乐存。

白咏青丝归赋咏,黄花翠竹共匏樽。

刘蕡一卷匡时策,更待青灯细讨论。

(0)

近咏二首·其一

□羊十万拥孤城,黄钺将军久控兵。

海上晚风春播荡,天边北斗夜分明。

忧愁自拟周婺妇,出处深惭鲁两生。

望断白云心欲折,篝灯含泪读陈情。

(0)

寄南宗僧纲和尚

去年同看中秋月,东阁开窗夜赋诗。

阁下桂花无恙否,秋风又到去年时。

(0)

次韵徐伯枢寄二首·其二

客夜牛衣薄,王春凤历新。

东南蛙角地,多少马蹄尘。

鼙鼓依然急,壶觞莫厌频。

君看塞翁马,得失岂由人。

(0)

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其二

凭高望海潮,白马还来无?

一杯吊忠魂,江风为号呼。

悲哉抉眼地,愁烟暗菭芜。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