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于坤必有章,泉翁此义发天光。
离趋外卦文加质,乾伏中爻絅覆裳。
欲验吾心观习坎,诚知是理识归藏。
公诗谢我祗成辱,敢复从公质寸长。
易象于坤必有章,泉翁此义发天光。
离趋外卦文加质,乾伏中爻絅覆裳。
欲验吾心观习坎,诚知是理识归藏。
公诗谢我祗成辱,敢复从公质寸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他以"章泉"二字为主题,通过易经的象征来阐述哲理。首句"易象于坤必有章",借坤卦象征大地,强调变化中总有规律可循。接下来的"泉翁此义发天光",将泉翁(可能指赵某)比作揭示真理的智者,其见解如同天光照亮世间。
"离趋外卦文加质",运用《周易》中的离卦和外卦,说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乾伏中爻絅覆裳"则进一步阐述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关系。诗人鼓励读者通过观察内心体验(坎卦)来理解深奥的道理,并指出认识真理后应将其内化为自我修养。
最后两句"公诗谢我祗成辱,敢复从公质寸长",表达了诗人谦虚的态度,认为赵太社的诗回应自己是对他的赞誉,而自己不敢妄自菲薄,愿意向他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哲理于个人交流之中,体现了宋代理学家的学术风格和谦逊精神。
辛未巡江国,路径东蒙东。
兹因驻泉林,取道鲁附庸。
乃在蒙羽阳,颛臾考古封。
回首望云岩,嶊崣扶郁葱。
升仙传贺元,躬稼忆承宫。
是时春雪霁,半积半已融。
其阴积必多,前况想像中。
山灵许藉问,何以巧遇同。
权舆甲胄作轩辕,铜头铁额人惊看。
函人慎术精五属,合甲寿至三百年。
然惟犀兕察革空,视里视朕要取坚。
后世乃有锁子甲,铁环金练蛇鳞翻。
我闻其名未睹物,偃武日久工失传。
底定伊犁尽肉袒,台吉宰桑来后先。
取其重器藏武库,铁章蕃甲驿致骈。
当时噶尔丹策凌,恃远抗大数扰边。
其人狡谲习攻战,颇能怜下人称贤。
备器致用慑邻服,哈萨克无能为患。
以武得之守讵可,逆天内溃宗弗延。
廿一昂吉皆入化,四图什墨为我臣。
组铠虎皮包弗用,或异得四白鹿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