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岘山秋晚图》
《岘山秋晚图》全文
元 / 陈赓   形式: 古风

太山高嵯峨,小山低㟝嵝。

清江锦树带秋烟,烟际人家在林薮。

荆河迤南三岘山,此图定绘襄阳否。

诗人翰墨丹青手,落笔天机随所有。

岘首真在襄阳西,遥观汉水含风漪。

上有龟龙一片石,云是羊公堕泪碑。

试披禹迹考地志,画师宁免诗人疑。

且看满眼江山好,休作燕人过晋悲。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赓的《岘山秋晚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开篇以“太山高嵯峨,小山低㟝嵝”两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山势的高低起伏,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清江锦树带秋烟,烟际人家在林薮”,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江边的宁静画面,江水如锦,树木葱郁,烟雾缭绕,远处人家隐于林间,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和谐的意境。

“荆河迤南三岘山,此图定绘襄阳否”,诗人进一步点明了主题,岘山作为图中的核心元素,引出了对襄阳的联想。接下来,“诗人翰墨丹青手,落笔天机随所有”,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高度赞赏,认为其笔下所绘,皆是自然之灵与艺术之美的完美结合。

“岘首真在襄阳西,遥观汉水含风漪”,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了岘山与汉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交融。特别是“上有龟龙一片石,云是羊公堕泪碑”,引用了关于羊祜(字叔子)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最后,“试披禹迹考地志,画师宁免诗人疑”,诗人以禹迹为线索,探讨地图与实际的差异,既是对画作的一种审视,也是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全诗以“且看满眼江山好,休作燕人过晋悲”结束,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历史的悲欢离合之中,而是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赓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又送行二首

荏苒岁云暮,雪霜天正寒。
取程毋太急,御下放教宽。
朝夕去家远,关山行路难。
边头办功业,恐不在儒冠。

(0)

元日二首呈永丰刘叔冶知县

焚香拜元日,受岁客他州。
白发难遮老,新年讳说愁。
无人能访戴,有地足依刘。
桃李争春事,梅花笑未休。

(0)

真西山帅长沙祷雨

出郭问农事,家家笑语声。
有田皆足水,既雨亦宜晴。
山下溪流急,街头米价平。
明朝闻领客,相见贺秋成。

(0)

周子益年八十赴殿

七尺渔竿八十翁,钓丝轻袅荻花风。
功名未遂英雄老,人道磻溪即个中。

(0)

大江西上曲/念奴娇

大江西去,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
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
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
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
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
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
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
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0)

衡山何道士有诗声杨伯子监丞盛称之以杨所取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
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
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
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
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
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南山雾里窥见隐豹文章皮。
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
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
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