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荒芜亦已久,彭泽何须求五斗。
徘徊三径抚孤松,怅望閒云数归鸟。
耳孙为国励精忠,出处虽殊气味同。
却忆柴桑游未得,祗看图画仰高风。
田园荒芜亦已久,彭泽何须求五斗。
徘徊三径抚孤松,怅望閒云数归鸟。
耳孙为国励精忠,出处虽殊气味同。
却忆柴桑游未得,祗看图画仰高风。
这首明代邓雅的《题陶用大渊明归去来辞图》描绘了一幅隐逸与忠诚的画卷。诗人首先感叹田园荒芜,暗示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然后引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表达了对陶渊明高尚人格的敬仰。"徘徊三径抚孤松"形象地展现了陶渊明在田园中的孤独而坚韧,"怅望閒云数归鸟"则流露出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深深怀念。
诗人接着提到陶渊明的后人也为国家尽忠,尽管他们身处官场与隐居不同,但精神气质相通,都保持着高洁的情操。最后,诗人遗憾自己未能亲身追随陶渊明游历柴桑,只能通过画作来感受他的风采,表达了对陶渊明高尚品德的景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以对陶渊明的描绘和赞美为主线,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群乌小笔聊耳尔,岂足贻谋为儿子。
汝今装袭亦自好,汎多题辞大夫士。
我家孝悌仍力田,自此相传逾百年。
门前大树已合抱,今有此鸟巢其颠。
人云乌来不易得,他家岂无树千尺。
北平乃见猫相乳,江洲亦闻犬同食。
我惭何有于乌乎,我自我兮乌自乌。
汝当力行为己事,毋但区区重画图。
东风暖入藏春坞,狸奴引群三复五。
花容旖旎披氄毛,草木蒙茸衬香土。
荧荧眼光一线微,绿树阴中日亭午。
徜徉仰俯真自适,曳尾摩须或交股。
腥膻谁问食无鱼,捕逐宁知田有鼠。
朋侪亲狎少忤触,子母追随争哺乳。
生生物性皆天然,甄陶喜见阳和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