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
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
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滕两岸,村落带林丘。
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
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
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
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
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
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滕两岸,村落带林丘。
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
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
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
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作者是元好问,金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诗中描绘了清晨玉华洒落,石淙溪水清冷的秋日景色,展现了嵩山高处的优美风光,特别是玉溪源头的壮丽。诗人感慨万分,认为这里是他心中最佳的隐居之地,翠壁丹崖、古木寒藤、山村林丘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乘着和煦的风,诗人想要驾舟畅游,享受这难得的好时光。他自嘲百年来只有自己能领略此景,山川猿鸟似乎也为他的到来而欢悦。他还提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款待,以及与家人共享竹篮竹几的朴素生活,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人生的乐趣。尽管岁月已逝,白发生华,但诗人仍坚守自己的人生之道,将余生寄予于山水之间,心境淡泊,意境深远。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