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襄野外,迢递首山阿。
道遇一童问,途经七圣过。
峰阴迷御跸,林响递仙歌。
望望白云尽,其如天路何。
苍茫襄野外,迢递首山阿。
道遇一童问,途经七圣过。
峰阴迷御跸,林响递仙歌。
望望白云尽,其如天路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辽阔的襄城野外,远眺首山之巅的壮丽景色。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的追忆。首句“苍茫襄野外”以“苍茫”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视野开阔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田野之中。接着,“迢递首山阿”则将视线引向远方,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道遇一童问,途经七圣过”,不仅展现了旅途中的偶遇与奇遇,也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人文的积淀,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诗人通过与孩童的对话,以及途经传说中的七位圣人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峰阴迷御跸,林响递仙歌”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静谧与神秘。山峰的阴影似乎隐藏着帝王的行踪,而树林中传来的仙乐,则仿佛是超凡脱俗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望望白云尽,其如天路何”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感慨与思考。白云尽头,天路遥远,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道路的隐喻,引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张君赠我古研滴,四脚爬沙角如戟。
肉翼络髀老兽姿,世不能名眼未识。
我知此为天禄儿,口衔一寸黄金匜。
蟾蜍嚼月两吻坼,天鲸胸穴双泉飞。
玉声琮琤珠迸落,影射岩石光瀺灂。
未央书殿立髬髵,曾见扬雄老投阁。
子孙晚出中平间,渴乌翻车洒平洛。
宗资墓口卧露霜,头角顿挫仍腾攫。
尔来拂拭傍几案,眉目睢盱苔藓剥。
形模不入世俗用,疑付大手传糟粕。
未能点缀清庙颂,开辟大易摛春秋。
就令□□□□□,末势犹足为迁彪。
物无贵贱系所用,千金乞我直暗投。
图书散落愈□下,晚岁惟有齑盐谋。
学注虫鱼问老圃,无乃塌飒为匜羞。
《天录研匜歌》【宋·沈遘】张君赠我古研滴,四脚爬沙角如戟。肉翼络髀老兽姿,世不能名眼未识。我知此为天禄儿,口衔一寸黄金匜。蟾蜍嚼月两吻坼,天鲸胸穴双泉飞。玉声琮琤珠迸落,影射岩石光瀺灂。未央书殿立髬髵,曾见扬雄老投阁。子孙晚出中平间,渴乌翻车洒平洛。宗资墓口卧露霜,头角顿挫仍腾攫。尔来拂拭傍几案,眉目睢盱苔藓剥。形模不入世俗用,疑付大手传糟粕。未能点缀清庙颂,开辟大易摛春秋。就令□□□□□,末势犹足为迁彪。物无贵贱系所用,千金乞我直暗投。图书散落愈□下,晚岁惟有齑盐谋。学注虫鱼问老圃,无乃塌飒为匜羞。
https://shici.929r.com/shici/JBeA6PB6H.html
我昔剡溪游,道人亦相遇。
重来十岁馀,颜色宛如故。
顾我病衰早,鬓毛已苍然。
乃知世上荣,讵若山中闲。
道人家东都,问胡不归北。
北方多风尘,素衣化为黑。
斯言吾所信,吾志亦江湖。
潇洒会稽守,平生欣莫如。
君恩容苟安,顾奉三年计。
幸尔数到城,閒谈北方事。
绛阙连碧城,白日横采霓。
钧天万舞彻,鸾凤鸣且飞。
我为帝所游,十日不知返。
我乐殊未央,尚恨春昼短。
东风吹蟠桃,花落满我衣。
拂去还复来,悠然生我思。
顾谢众仙人,我自人间世。
世累虽可憎,天上亦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