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本自市人子,始定三齐便请王。
明哲保身非所责,如何终欲比张良。
淮阴本自市人子,始定三齐便请王。
明哲保身非所责,如何终欲比张良。
这首诗《淮阴侯庙》由宋代诗人沈遘所作,通过对淮阴侯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与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与选择的独特见解。
首句“淮阴本自市人子”,开篇点出淮阴侯原本出身于市井,暗示其身份卑微,却能成就一番伟业。接着,“始定三齐便请王”描述了淮阴侯在平定三齐后,即被封为王,显示出其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和地位的迅速提升。
“明哲保身非所责,如何终欲比张良”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淮阴侯行为的反思与评价。通过对比,诗人认为淮阴侯在功成名就之后的行为,与其智谋与谨慎(明哲保身)的形象不符,最终甚至想要效仿张良,这引发了诗人对其人生选择的质疑。张良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智谋之士,其行事风格与淮阴侯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此表达对淮阴侯未能保持谨慎与智慧的遗憾。
整首诗以历史人物为载体,探讨了个人命运与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智谋与谨慎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与局限性。沈遘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其对人性与道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