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焙暖,沆瀣碧波融。
编竹候随文武火,开缄叶里建城笼。一纸隔春风。
茶焙暖,沆瀣碧波融。
编竹候随文武火,开缄叶里建城笼。一纸隔春风。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望江南·啜茶十咏(其六)》描绘了品茶时的温馨场景。"茶焙暖,沆瀣碧波融",形象地写出茶饼经过烘焙后散发出的温暖气息,以及茶香与水交融的清新感觉,仿佛是春水洗涤了冰雪般的沁凉。"编竹候随文武火",细致描绘了制茶过程中的火候掌控,用竹编器皿烘烤茶叶,体现了制茶人的技艺和耐心。"开缄叶里建城笼",打开茶盒,茶叶如城池般排列整齐,暗示着茶的精致与文化内涵。最后"一纸隔春风",以轻盈的纸张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留下品茶人与春风之间的静谧交流,表达了对茶文化的深深热爱和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茶艺的雅致与生活的情趣,传递出诗人对茶的品味和对生活的感悟。
黄龙峰顶接天高,下视尘寰走猬毛。
坤野未能休血战,鼎湖谁复恋乌号。
一杯彭蠡空浮泪,万里长江漫激涛。
安得驾虬鞭霹雳,涨翻溟渤洗腥臊。
整顿乾坤,恨舞袖、回旋不足。
须付与、腰金叠赤,面槐参绿。
功业岂无人可了,英豪自有心相伏。
自孤窗、寒烛听经纶,常三复。举大白,倾醽醁。
为公起,歌此曲。曲中意惟有,斯贤堪属。
萱草喜除烦恼障,莲花妙享清凉福。
愿年年、团扇弄生绡,长如玉。
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
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
时见渔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星斗烂垂空。
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秋萧瑟,林脱叶,水归洪。
江湖飘泊鸿雁,洲渚肯相容。
要使群生安堵,不听三更吠犬,此则是奇功。
一任画麟阁,吾自老墙东。
齐师成都来,春风掀竹笠。
自云十五年,参学事未毕。
得钱买小舟,湖南寻佛日。
胸中有此老,如饭不下嗌。
誓竭牛马走,往供薪水役。
傥谐一大事,归来卧蓬荜。
此老吾所闻,机用飞霹雳。
高提倚天剑,万里无行迹。
师欲婴其锋,意气真绝出。
巫峡柁声转,湘江帆影急。
行矣毋滞淫,坐夏犹可及。
寄语花药市,为我留一席。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
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沈沈。
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
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
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混元盘古为之母,汗漫安期为之友。
枝条上挂蜺连蜷,劫火不坏其天全。
雷雨不惊其生厚,春秋巧历莫能知。
知我者有蒙庄叟,君持此物为亲寿。
老陈作字光摩斗,人兮椿兮共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