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焦山门》
《过焦山门》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海门峙江中,洪流束泱漭。

夕阳送轻舟,清风来五两。

过峡速如驶,山容共俯仰。

一山耸壁崖,一山郁林莽。

帆映两山青,篙击乱石响。

恰接中浤势,黄流溯远上。

眼前浮玉峰,秋痕入萧爽。

击楫兴自豪,杖策景空想。

吾生果何为,波涛亟来往。

渔人独自閒,晚潮时举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焦山门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开篇“海门峙江中,洪流束泱漭”,以磅礴之势描绘出江面的广阔与水流的汹涌。接着,“夕阳送轻舟,清风来五两”两句,通过夕阳与轻舟的映衬,以及清风的吹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过峡速如驶,山容共俯仰”表现了船只快速穿越峡谷的情景,山峦随着船行起伏,生动展现了动态之美。接下来,“一山耸壁崖,一山郁林莽”描绘了两岸山峦的不同风貌,一座山壁立如削,另一座则茂密葱郁,对比鲜明。

“帆映两山青,篙击乱石响”通过帆影与青山的映衬,以及篙子击打乱石的声音,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声音的韵律。最后,“恰接中浤势,黄流溯远上”描述了船只在江流中前进的情景,黄水逆流而上,充满了力量与决心。

“眼前浮玉峰,秋痕入萧爽”则将视线拉高,描绘了远处仿佛浮在水面之上的山峰,秋天的气息让人心情清爽。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豪情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击楫兴自豪,杖策景空想。”他想象着挥动船桨的豪迈,手持拐杖在空旷的景象中漫步。

结尾“吾生果何为,波涛亟来往”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面对不断涌来的波涛,他在追问生活的真谛。而“渔人独自閒,晚潮时举网”则以渔人的悠闲生活作为对比,似乎在暗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请复朱娥庙诗

上虞朱回有孝女,十岁过于烈丈夫。

义感皇天存祖母,身轻白刃禦强徒。

朝廷既已载宋史,民德从之厚海隅。

事上太常须有议,肯教无庙荐潢污。

(0)

宿郭子振雪洞

月光一色杳难分,不见丹青藻棁文。

蝴蝶飞来疑是梦,梅花开后却思君。

都忘长日将纨扇,犹恐馀寒到练裙。

宿酒觉来看不厌,满床秋思白如云。

(0)

司马温公九世孙碏,持公自书独乐园记并东坡诗刻,今将二百馀年,纸不盈尺,手泽犹存。感而赋诗

浮云聚散岂堪论,富贵何如道德尊?

几见蓬莱成浅水,可堪风雨换高门?

纸图价匪千金重,手泽传能九世存。

眼见寝园成茂草,却知司马有儿孙。

(0)

感事二首·其二

老至翻遭世虑牵,何曾一觉得安眠?

家乡尚远浔阳郡,世事犹如天宝年。

朝报唯瞻辽海上,羽书不断省门前。

长星正在天西北,白水寒沙尽可怜。

(0)

暑中招客二首·其二

江山犹故国,风月自闲人。

老至谋生拙,时更盛化新。

花疑春似梦,酒与道为邻。

柱史犹龙者,何嫌有此身?

(0)

自警二首·其一

愚者昧其识,沈冥生死中。

一为利欲染,罔测吉与凶。

轹辘前后声,覆辙无不同。

遑遑驷马车,驺从行趋风。

恶影不息荫,世路焉愧躬?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