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住庵,水流菜叶。识者非之,况纸上墨。
-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禅宗修行的场景,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
"昔人住庵,水流菜叶。" 这两句描绘了过去有人在庵中修行,庵外溪水潺潺,菜叶随风摇曳的画面。这里的“水流菜叶”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和谐共存。
"识者非之,况纸上墨。" 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这种简单生活态度的赞赏和对文字记载的反思。"识者非之"可能是指那些理解修行真谛的人可能会对此表示异议,认为过于简朴甚至不切实际。而"况纸上墨"则是说,即便是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也未必能完全传达出修行的精髓,因为真正的体验和领悟往往难以言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强调了修行的内在体验和外在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字与真实体验之间的差距,体现了禅宗追求直觉、体验和超越语言束缚的哲学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
冰轮飞上,正金波翻动,玉壶新绿。
风帽还攲清露滴,凛凛微生寒粟。
白玉楼高,水精帘卷,十里堆琼屋。
千山人静,怒龙声喷蕲竹。
夜久斗落天高,银河还对泻,冷悬双瀑。
此地人间何处有,难买明珠千斛。
弄影人归,锦袍何在,更谁知鸿鹄。
素光如练,满天空挂寒玉。
潇湘夜雨/满庭芳·其二
晓色凝暾,霜痕犹浅,九天春意将回。
隔年花信,先已到江梅。
沈水烟浓如雾,金波满、红袖双垂。
仙翁醉,问春何处,春在玉东西。瑶台。
人不老,还从东壁,来步天墀。
且细看八砖,花影迟迟。
会见朱颜绿鬓,家长近、咫尺天威。
君知否,天教雨露,常满岁寒枝。
水调歌头·其三丙午登白鹭亭作
岁晚念行役,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暗想琼枝璧月,罗袜步承莲。
桃叶山前鹭,无语下寒滩。潮寂寞,浸孤垒,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空绕乌衣门巷,斜日草连天。
只有台城月,千古照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