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昭君》
《王昭君》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乐府曲辞

一适单于庭,千秋汉宫别。

不怨丹青人,但嗟薄命妾。

薄命不足怜,万里度居延。

风沙暗玉色,不似汉宫妍。

汉使归恃传妾语,自惜倾城汉家女。

虽然尊我阏氏名,殊类终非妾俦侣。

羌笛萧萧古塞秋,琵琶泪逐黄河流。

君王莫再和亲议,万古终为大汉羞。

(0)
鉴赏

这首诗《王昭君》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与复杂情感。

诗中开篇“一适单于庭,千秋汉宫别”,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王昭君从汉宫到匈奴单于庭的决绝别离,预示了她命运的转折与孤独。接着,“不怨丹青人,但嗟薄命妾”一句,表达了王昭君对画师的无怨无尤,却对自身命运的深深叹息,展现了她超脱世俗的胸怀与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薄命不足怜,万里度居延”进一步揭示了王昭君被选为和亲公主的不幸,她虽身处万里之外的边疆,却只能独自承受着远离故土、亲人的情感煎熬。而“风沙暗玉色,不似汉宫妍”则通过环境的描写,对比了王昭君在匈奴的生活与汉宫的繁华,突出了她的孤独与哀愁。

“汉使归恃传妾语,自惜倾城汉家女”中,诗人借汉使之口,表达了对王昭君美貌与才华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她作为汉家女子的骄傲与尊严。然而,“虽然尊我阏氏名,殊类终非妾俦侣”则揭示了王昭君在异族中的地位与身份,尽管被尊为阏氏,但她始终无法融入异族文化,内心深处仍保留着对汉文化的眷恋与认同。

最后,“羌笛萧萧古塞秋,琵琶泪逐黄河流”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王昭君在异域生活的凄凉与孤独,以及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君王莫再和亲议,万古终为大汉羞”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和亲政策的批判,以及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个人命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她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宣和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大雪珠禅客忽至渠以谷山退院来审是否作此示之

翻空渐密呵不止,刷我当门螺髻峰。

银碗满盛谈类堕,径松深覆示藏锋。

因徒逃去宁知褊,显自何来不见踪。

独拥衲衣成坐睡,地垆瓶泣伴疏慵。

(0)

和傅彦济知县

句法疑君每太高,湘南山水助挥毫。

暂临小邑聊观政,未见全牛可受刀。

珠玉光难藏瓦砾,芝兰香岂掩蓬蒿。

坐令百里清如镜,吏猾民奸岂易逃。

(0)

次韵见寄喜雨

议郎诗胆久崔嵬,敏句无烦急雨催。

玉局波澜嗟已绝,少陵风力赖追回。

荡晴香雾吹红藕,迥地花茵叠紫苔。

静极凉生闻剥啄,渡湘知有道人来。

(0)

次韵赠庆代禅师

莲峰千叶吐晴烟,玉颊遥知一粲然。

梅坞雪消香错莫,庵僧老尽气完全。

暗惊梦蝶人间世,回看醯鸡瓮里天。

谁见清言横麈尾,满庭风露竹娟娟。

(0)

资国寺西斋示超然二首·其一

对眠偶此风雨夕,又近寒岩槲叶村。

谢昼未焚风鉴在,韦郎不见语言存。

岁时暗觉持山去,忧患空惊斫水痕。

绿发彫零心已死,成蹊桃李落华分。

(0)

汪履道家观古书

风流前辈已成尘,笔迹犹为世所珍。

促膝猛观惊盛事,临风长想见斯人。

气生伟逸龙蛇动,秀发精神点画新。

破箧尚能多此物,且欣汪子未全贫。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