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阑干畔,徘徊暮始还。
为怜临水寺,尽见隔城山。
墙缭青苔里,舟藏绿树间。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关。
每到阑干畔,徘徊暮始还。
为怜临水寺,尽见隔城山。
墙缭青苔里,舟藏绿树间。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山水画面,诗人在阑干畔徘徊至暮色时分才返回。临水寺虽让人心生怜悯,但视线却被隔城山所阻断。墙头青苔盎然,舟船藏匿于绿树之间。诗中提到的松扉在月光下尤为宜人,但这份美景却被限于重关之内。
诗人的笔触轻柔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寂寞幽深的情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欣赏,以及对于无法触及或难以长久拥有之物的无奈和留恋。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效果,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婉约含蓄的一面。
本朝善治河,靳辅齐苏勒。
斌实可比靳,弗徒保工急。
至其于齐也,有过无不及。
惟是闭三坝,自信过于力。
下河曾受福,异涨害亦迫。
用此抵以罪,劝惩国之则。
然终谅其心,与祠复原职。
壬午复南巡,清口亲定式。
预拆东西坝,频年已受益。
昨秋黄河决,洪湖涨因逼。
无已徐启坝,未至冲溃棘。
使斌而有知,应叹初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