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猛虎多侪侣,象城十里无人语。
衔驹攫犊绕市行,藜藿频年遍青野。
令君下车走令符,山氓献虎如献俘。
金刀毒砮竟大索,五日格杀三于菟。
令君仁且厚,杀气乃赳赳。
汛祛五害如摧朽,嗟嗟弘农亦何有。
象山猛虎多侪侣,象城十里无人语。
衔驹攫犊绕市行,藜藿频年遍青野。
令君下车走令符,山氓献虎如献俘。
金刀毒砮竟大索,五日格杀三于菟。
令君仁且厚,杀气乃赳赳。
汛祛五害如摧朽,嗟嗟弘农亦何有。
这首《杀虎行》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与官府之间冲突与和解的画面。
诗中以“象山猛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中老虎的威猛与众多,与“象城十里无人语”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衔驹攫犊绕市行,藜藿频年遍青野”两句,通过老虎在市镇间游荡,田野上满布藜藿的情景,展现了老虎对人类生活的威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
“令君下车走令符,山氓献虎如献俘”则引入了官府的介入,一位名为“令君”的官员下山,带着命令,要求山民将老虎作为战利品献上,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强制性。然而,“金刀毒砮竟大索,五日格杀三于菟”揭示了最终的结果——在五天内,共捕杀了三只老虎,这既是对老虎的直接行动,也是对山林秩序的维护。
“令君仁且厚,杀气乃赳赳”表达了对这位官员仁慈与果断的双重评价,他既有治理山林的决心,又不失仁爱之心。最后,“汛祛五害如摧朽,嗟嗟弘农亦何有”总结了此次行动的意义,不仅清除了山林中的祸害,也暗示了对地方治理的肯定,使得弘农(此处或为地名)得以恢复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转折,展现了人与自然、权力与生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冲突与和谐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