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开苍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镜平。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声。
桥横古路肩相属,云衬斜阳眼自明。
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馀清。
凿开苍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镜平。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声。
桥横古路肩相属,云衬斜阳眼自明。
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馀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双清亭》,描绘了一幅山水亭阁的静谧画卷。首句"凿开苍翠著幽亭",形象地写出在青翠的山林中开辟出一座幽静的亭子,富有生机与禅意。"正取澄江一镜平",以江水比喻亭子前的开阔水面,平静如镜,展现出双清亭的宁静之美。
"嘉木千章垂倒影",描绘了众多高大树木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机。"支流三道咽寒声",运用拟人手法,写江流分支的声音仿佛在低语,更显其静谧与清凉。
"桥横古路肩相属",描绘了古朴的桥梁横跨在道路上,与亭子相映成趣,连接着陆地与水域。"云衬斜阳眼自明",通过云彩和夕阳的映衬,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恬淡与明亮。
最后两句"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馀清",将竹子的翠绿与江面的波光交织在一起,不仅景色宜人,更让人心灵得到净化,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之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清亭的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对宁静致远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