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清亭》
《双清亭》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凿开苍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镜平。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声。

桥横古路肩相属,云衬斜阳眼自明。

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馀清。

(0)
翻译
在青翠的山林中凿出一座幽静的亭子,只为欣赏那一片平静如镜的澄江。
众多高大的树木倒映在江面,三条支流发出低沉的水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古老的桥梁横跨在道路上,仿佛与肩并肩相连,夕阳的余晖映衬下,视野格外清晰。
竹林的绿色和江面的波光相互交织,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人心灵得到净化,骨子里都透出清凉。
注释
苍翠:形容树木翠绿繁茂。
幽亭:隐蔽而宁静的小亭子。
澄江:清澈的江水。
千章:形容树木众多,千株。
咽寒声:形容水流声低沉。
桥横古路:古老的桥梁横跨在道路上。
云衬斜阳:夕阳映照着云彩。
心骨有馀清:内心深处感到清新舒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双清亭》,描绘了一幅山水亭阁的静谧画卷。首句"凿开苍翠著幽亭",形象地写出在青翠的山林中开辟出一座幽静的亭子,富有生机与禅意。"正取澄江一镜平",以江水比喻亭子前的开阔水面,平静如镜,展现出双清亭的宁静之美。

"嘉木千章垂倒影",描绘了众多高大树木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机。"支流三道咽寒声",运用拟人手法,写江流分支的声音仿佛在低语,更显其静谧与清凉。

"桥横古路肩相属",描绘了古朴的桥梁横跨在道路上,与亭子相映成趣,连接着陆地与水域。"云衬斜阳眼自明",通过云彩和夕阳的映衬,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恬淡与明亮。

最后两句"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馀清",将竹子的翠绿与江面的波光交织在一起,不仅景色宜人,更让人心灵得到净化,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之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清亭的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对宁静致远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寿虞丞相·其九

黄道初开御幄新,山呼动地听丝纶。

人间喜见新丞相,江上犹呼旧舍人。

此事十年争屈指,于今四海在洪钧。

调元别有无边手,付与江山自在春。

(0)

寿虞丞相·其二

敬捧仙家九酝觞,试将窥管述铅黄。

功名采石乾坤大,议论襄城日月长。

收拾元勋归鼎鼐,扶持公道起膏粱。

敌人正尔咨年貌,莫放青青鬓染霜。

(0)

闻家中被盗作三颂勉之·其一

年饶谷拥困群耕,盗贼多从此辈生。

料得欲偷偷既得,从今改恶不宵行。

(0)

寄居为诸乡老庆寿致语口号

海宇熙熙寿域中,耆儒最盛甬勾东。

共开樽俎为高会,尤喜乡闾有义风。

九老未应多白傅,四明何止一黄公。

行看联璧安车上,尽是当筵鹤发翁。

(0)

代馀姚高宰侍郎以下致语口号

舜亭风化俨当年,人物犹追之凯贤。

持橐有功先计相,题舆出治亦儒先。

相看尹贰俱冰雪,消得杯盘列管弦。

欲识他时风虎变,疑丞辅弼拱中天。

(0)

童丱须知.梳妆八篇·其五

北珠天产在戎蕃,不定还看走玉盘。

钜万费钱收拾得,到头终不救饥寒。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