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黄梅雨,飞来遍海隅。
入空诸相尽,悬照五灯孤。
说偈听龙鬼,开林施贾胡。
白槌劳问讯,曾转法轮无。
一滴黄梅雨,飞来遍海隅。
入空诸相尽,悬照五灯孤。
说偈听龙鬼,开林施贾胡。
白槌劳问讯,曾转法轮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禅境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法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一滴黄梅雨,飞来遍海隅”,以“黄梅雨”点明时节,暗示着江南梅雨季节特有的湿润与生机。雨滴从天而降,遍及四海,营造出一种广袤而深邃的空间感,预示着万物复苏的景象。
“入空诸相尽,悬照五灯孤”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意象,“空”与“诸相”呼应佛学中“一切法皆空”的理念,强调了事物本质的虚幻与变化无常。“悬照五灯孤”则可能暗指在寂静的环境中,一盏孤灯照亮了四周的黑暗,象征着智慧之光在混沌中显现,同时也暗示了孤独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说偈听龙鬼,开林施贾胡”描绘了僧侣在山林间传道的情景,通过与龙鬼对话,以及在森林中布施给商人和异国之人,展现了佛法的普世性和包容性,强调了慈悲与智慧的传播超越了种族、地域的界限。
“白槌劳问讯,曾转法轮无”以“白槌”象征僧侣敲击木鱼,作为诵经或讲法的信号,进一步强调了僧侣日常生活的修行与教化活动。最后一句“曾转法轮无”则以“法轮”比喻佛法的传播,表达了诗人对僧侣们不懈传播佛法、普渡众生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佛教意象的描绘,以及对僧侣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对僧侣精神境界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宇宙生命、自然法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