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偶成三首·其三》
《春日偶成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陈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陋巷逢春日,生涯亦足誇。

堆钱聚榆荚,积絮扑杨花。

旌旆千行竹,笙歌两部蛙。

凭谁为商榷,何似五侯家。

(0)
注释
陋巷:破旧的小巷。
生涯:生活。
足誇:值得夸耀。
堆钱:堆积如山的钱财。
榆荚:榆树的果实,形似钱。
积絮:堆积的棉絮。
扑杨花:追逐着杨花。
旌旆:旗帜。
竹:竹林。
笙歌:笙和歌声。
蛙:蛙鸣。
商榷:讨论,商量。
五侯家:古代指有权势的贵族家庭。
翻译
在简陋的小巷中遇到春天,生活也足以自夸。
堆积的钱财像榆荚一样多,堆积的棉絮追逐着杨花。
无数的旗帜在竹林间飘扬,两部笙歌伴随着蛙鸣。
谁能与我讨论,这与权贵之家相比如何?
鉴赏

这首宋诗《春日偶成三首(其三)》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陋巷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种朴素而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陋巷逢春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陋巷虽简陋,但春天的到来却带来了生机。诗人以“生涯亦足誇”表达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自豪。

接下来的两句“堆钱聚榆荚,积絮扑杨花”,通过榆荚和杨花的自然景象,比喻生活虽然清贫,但仍有积累和希望,如同榆荚堆积象征财富的积累,杨花飘落象征生活的平淡与宁静。

“旌旆千行竹,笙歌两部蛙”则描绘出一种独特的民间风情,竹林间的旌旗飘动,仿佛军队演练,而蛙鸣声与笙歌声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音乐画面,展现了民间的欢乐气氛。

最后两句“凭谁为商榷,何似五侯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他并不羡慕权贵之家的奢华,而是认为自己的生活自有其价值,无需与权贵相比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春日陋巷中的生活情趣,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陈棣
朝代:宋

宋处州青田人,字鄂父。陈汝锡子。以父荫为桐川掾,官至潭州通判。其诗于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风旨。有《蒙隐集》。
猜你喜欢

长清道中作·其二

一水萦回出崖口,数桥迤逦度川头。

幸他举火千家足,慰我思人几日愁。

(0)

题宋人秋山图

秋山合沓草堂閒,秋宇霜高秋树殷。

元四大家此津逮,晋七贤者其往还。

剧怜惨淡经营处,更逢峭茜青葱间。

拟携新稿凭书案,字句从头自检删。

(0)

阙口阻风

一出金陵郭,两日北河口。

翻翻钟阜云,背我逝苍狗。

试曳市廛杖,回饮王生酒。

墨香发笈外,古色盈座右。

吴画夺造化,黄字耀星斗。

乃知此淹留,风伯意良厚。

自是饱挂帆,卯行尝及酉。

离家百里外,故山当船首。

正及湖水阔,忽起西风吼。

引领吾徒羡,衔尾来舸走。

停棹入菰蒲,系缆向榆柳。

老翁昼梦醒,试一凭船牖。

遥山纷冶丽,下水亦清浏。

鱼艇夕阳边,枫叶零霜后。

虽乏古墨妙,景物亦希有。

行止要不碍,愠喜两无取。

默坐独成诗,横肱进吾糗。

(0)

画竹

汉皋亭上起秋风,夜逐湘灵下楚宫。

晓入碧云看不见,堕钿遗佩各西东。

(0)

陵祀道中次韵答周松露亚卿四绝·其二

万方同日荷尧仁,旧事凄凉敢重陈。

恩宠最先奔走后,未胜馀恨欲沾巾。

(0)

分金图

四海多瓦砾,两心同一金。

金尚不可破,谁能离此心。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