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衣冠肃礼仪,谒陵盛典重今时。
九重久切松楸念,此际尤深霜露思。
瑞霭霏微生辇道,荣光烜赫动旌旗。
小臣稽首陈歌颂,不愧周人清庙诗。
文武衣冠肃礼仪,谒陵盛典重今时。
九重久切松楸念,此际尤深霜露思。
瑞霭霏微生辇道,荣光烜赫动旌旗。
小臣稽首陈歌颂,不愧周人清庙诗。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亲临孝陵祭拜的庄重仪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典礼的宏大与庄严。首联“文武衣冠肃礼仪,谒陵盛典重今时”开篇即点明了仪式的隆重与对传统礼制的尊重。接着,“九重久切松楸念,此际尤深霜露思”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对松楸的深切怀念和霜露的深沉思绪,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与历史的深深眷恋。
“瑞霭霏微生辇道,荣光烜赫动旌旗”描绘了祭拜路上祥云缭绕,光芒四射的景象,不仅渲染了仪式的神圣氛围,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最后,“小臣稽首陈歌颂,不愧周人清庙诗”则表明了作为臣子的谦卑与敬意,同时以“周人清庙诗”自比,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和效仿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皇家对于传统礼制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与先祖的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与文化传承的期待与自豪。
卢郎逸兴古来少,瘦马年年蹋芳草。
闻说东曹公事稀,山行须及莺花好。
萧条旅馆制春衣,拄笏西看冷翠微。
与君明日即偕往,醉看流莺花下飞。
山中绝与江南似,恐为春光乱乡思。
未得扁舟访故庐,且复联镳修禊事。
人生百年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莺花待故人。
买地种莲花,莲芽喜渐长。
谓当朱明时,花开大于掌。
梅雨苦不休,澄潭集鱼网。
泛滥那可言,水浮莲叶上。
桔槔无所施,一望成泱漭。
为复伤其根,极目惟灌莽。
吾闻太华巅,其莲高十丈。
应有神物护,人力讵能攘。
种之已无法,况也非膏壤。
汨没安可论,徒然发深想。
仲尼逊老圃,而我顾用罔。
固知清净因,幽人所独赏。
一物虽细微,成毁良不爽。
花神杳莫招,吾将任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