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泣露香兰笑。垂帘几度青春老。应笑画堂空。
人间无阿童。笛愁翻陇水。深井桐乌起。
燕语踏帘钩。罗帏午夜愁。
芙蓉泣露香兰笑。垂帘几度青春老。应笑画堂空。
人间无阿童。笛愁翻陇水。深井桐乌起。
燕语踏帘钩。罗帏午夜愁。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冒广生所作的《菩萨鬘》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芙蓉泣露香兰笑",以芙蓉含泪、兰花微笑的对比,寓言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矛盾,芙蓉的泪水可能象征着哀伤,而兰花的微笑则暗示着无奈的自我安慰。"垂帘几度青春老",帘幕低垂,时光悄然流逝,青春不再,表达了主人公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应笑画堂空,人间无阿童",画堂空寂,无人陪伴,诗人借"阿童"(古代神话中的仙童)的缺失,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暗示了对理想伴侣或美好生活的向往。
"笛愁翻陇水,深井桐乌起",笛声哀怨,仿佛在翻动山间的流水,深井中的乌鸦被惊起,这些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加深了主人公的愁绪。
最后两句"燕语踏帘钩,罗帏午夜愁",通过燕子的呢喃和午夜的寂静,描绘出主人公在深夜里独自承受的深深忧愁,帘钩轻响,更显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画面感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传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词的独特韵味。
卜宅椒园里。
响丁丁、风斤月斧,杏梁飞起。
窗户青红烟树绿,*耀碧山乡里。
鸡共犬、也知轮美。
燕子飞来堂下舞,似轻盈、掌上人堪喜。
更可爱,新桃李。
长洲水接淞江水。
好秋风、鲈鱼莼菜,葑田菰米。
艳□□□□□□,□屋神仙罗绮。
□□□、□□□□。
楚舞吴歌娱晚景,内台盘、春笋奉甘旨。
五马贵,未足拟。
玉杵捣灵药,丹鼎养芙蓉。
城市山林小隐,家住驿桥东。
况是南州高裔,更欲上池真液,冰雪炯心胸。
医国手初试,在处起疲癃。
种阴德,方寸地,继颐翁。
活人多少,满林新植杏花红。
遮莫南山石烂,又复瀛洲不浅,都付笑谈中。
刮目看尘表,黄鹄驾天风。
看东风、柳摇金缕。
精神顿美如许。
独怜老我双蓬鬓,无复少年张绪。
桃叶渡。
任山水清妍,可柰非吾土。
借人茅屋,但有客相过,清茶淡话,闲与论今古。
伤心处。
客去卧听鼙鼓。
看花浑在烟雾。
姑苏台榭笙歌散,麋鹿又如前度。
谁恁误。
教无限苍生,命堕颠崖苦。
蒹葭洲渚。
赖有个扁舟,三竿钓竹,相伴闲鸥鹭。
旧家金谷园林,尽随海变桑田了。
一湾流水,一枝修竹,菟裘将老。
潇洒轩窗,波光隐映,笔床茶灶。
但溪无六逸,林无诸阮,谁相与,论怀抱。
不用沧洲洗耳,听风前、此君清啸。
黄金台上,尽教尘土,聘车争道。
鱼鸟情亲,渔樵邂逅,不时谈笑。
看古来行路难行,真个是闲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