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诗酒两相于。座有红于。尊有青于。
湘兰不并草轩于。山鸟刑于。山花友于。
夜阑联袂鼓绵于。舞罢神于。吹罢茵于。
徐徐卧去觉于于。一石淳于。一梦淳于。
与君诗酒两相于。座有红于。尊有青于。
湘兰不并草轩于。山鸟刑于。山花友于。
夜阑联袂鼓绵于。舞罢神于。吹罢茵于。
徐徐卧去觉于于。一石淳于。一梦淳于。
这首《一剪梅·酒兰歌示程村》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赏兰、听歌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文人雅趣和生活情趣。
首句“与君诗酒两相于”,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美酒、吟诗作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下来,“座有红于。尊有青于。”两句运用色彩对比,生动描绘了酒席上红艳的花朵与青色的酒器,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生活的气息。
“湘兰不并草轩于”一句,借湘地之兰与普通草木相比,突出了兰花的高洁与独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随后,“山鸟刑于。山花友于。”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鸟与山花以情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美。
“夜阑联袂鼓绵于。舞罢神于。吹罢茵于。”几句描绘了夜晚的聚会活动,人们手牵手跳舞,音乐声中充满了欢乐与神韵,舞毕之后,又吹奏起乐曲,气氛热烈而充满诗意。最后,“徐徐卧去觉于于。一石淳于。一梦淳于。”诗人以平和的心态结束了一晚上的欢聚,仿佛在梦中体验到了生活的淳朴与宁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道人力参具正眼,古庙香炉心已灰。
平生厚我习气在,索书常逐征鸿来。
深藏山谷实高蹈,下视万象遗尘埃。
遣奴饷我此长物,不比珍簟馀嫌猜。
摩娑温润侔玉德,荆山抱璞真良材。
妙香起处侑茶鼎,媒孽万壑生风雷。
忽言与君隔千里,对此了了闻谈谐。
虚舟纵逸棹,冉冉成老大。
随食虫寄居,行年蚁旋磨。
来归修水头,视地不敢唾。
俚言亦屡陪,灌畦常往佐。
每于休作时,弄笔聊顿挫。
自谓老于斯,晏然歌楚些。
年来尤屡空,非关学高卧。
时节闾里欢,觞豆竞繁夥。
我独蓬窗底,达曙发清饿。
赖有竺乾书,开颜真自贺。
近局可怜人,鸡黍起颓堕。
整冠礼甚修,坐客仍虚左。
浩歌为之倾,樽为歌长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