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嘉兴》
《过嘉兴》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望入吴山水,乡音听渐真。

天涯空岁月,脚底几风尘。

桑梓人情好,莺花客意新。

男儿讵怀土,堂上白头亲。

(0)
鉴赏

这首诗《过嘉兴》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首联“望入吴山水,乡音听渐真”,诗人远眺江南水乡,那熟悉的山水景色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怀念,耳边渐渐清晰的乡音更是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这两句以景写情,将诗人对故乡的向往与思念之情自然地融入到对江南山水的描绘之中。

颔联“天涯空岁月,脚底几风尘”,诗人感叹在漫长的旅途中,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而自己却只能在风尘仆仆中奔波。这两句通过对比天涯的广阔与个人经历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旅途劳顿的感慨。

颈联“桑梓人情好,莺花客意新”,诗人来到嘉兴,感受到当地淳朴的人情之美,以及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让他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心情为之一振。这两句既是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

尾联“男儿讵怀土,堂上白头亲”,诗人以“男儿”自喻,表明自己虽有思乡之情,但更应关注家中的老父母。这两句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庭责任感,即使身处异乡,也不忘孝敬双亲,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道观念。

整体而言,《过嘉兴》一诗通过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对旅途的感慨、对人情的美好感受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思考,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送冯梦授试礼部

殷树葱笼绣晓暾,马蹄东去乱冰痕。
世收徵诏藏商谷,家有新功刻禹门。
太白夜郎初辱顾,冯唐汉殿欲承恩。
南山报喜通啼鸟,明日荣归鹤有孙。

(0)

送许东传

转蓬孤鹤昔流人,千里楼西客此身。
江梅相忘鱼自乐,雪霜已过树回春。
长安索米非方朔,谷口耕云待子真。
收拾从来忧国泪,太平无复事沾巾。

(0)

王明美招饮有能窥狗窦之语因作诗贻之

校书隐马队,饮酒窥狗窦。
礼法不见缚,高轩一宇宙。
二王咤连璧,小王腹如绣。
囊无一个钱,气自秦楚富。
公子莫焚券,妇翁幸铜臭。
往年数青蝇,腾{黯立换水}辄尚口。
言我已投劾,谓子不长寿。
本自植芜蘼,返恶芝蘅秀。
青蝇复青蝇,劝尔一盃酒。
云衢列遮拦,鬼录有先后。
马粪多长者,百怨不怀旧。
持此几餕余,诸君相挽就。
坐上要车公,老李苦春瘦。

(0)

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

爱山不道妨行色,碍眼仍须彻帽裙。
愿借仙人白鹇尾,自家亲扫北山云。

(0)

临江仙·涧碧山红粉烂漫

涧碧山红粉烂漫,烟萝远映霜枫。
倚阑人在暮云东。
遥天垂众壑,平地起孤峰。
大好家山重九日,尊前切莫匆匆。
黄花消息雁声中。
寻芳须未晚,与客且携筇。

(0)

河传·银河漾漾

银河漾漾。
正桐飞露井,寒生斗帐。
芳草梦惊,人忆高唐惆怅。
感离愁,甚情况。
春风二月桃花浪。
扁舟征棹,又过吴江上。
人去雁回,千里风云相望。
倚江楼,倍凄怆。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