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缆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时。
鸿胪陌上归耕晚,金马门前献赋迟。
只恐愁苗生两鬓,不堪离恨入双眉。
分明昨夜南池梦,还把渔竿咏楚词。
解缆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时。
鸿胪陌上归耕晚,金马门前献赋迟。
只恐愁苗生两鬓,不堪离恨入双眉。
分明昨夜南池梦,还把渔竿咏楚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名为《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旅途中的思念与乡愁之情的诗作。
"解缆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即将启程西行,但具体出发时间尚未确定,同时也写出了春日里槐花盛开、桂花即将开放的景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还通过季节的更迭,暗示了一种无常和等待的心境。
"鸿胪陌上归耕晚,金马门前献赋迟。"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生活场景:在荒凉的田野(鸿胪陌)上劳作到日落西山,而在繁华的金马门前却因为献上的文章而被延误。这两句之间既有对比,也有连贯,展现了诗人在不同空间中的两种生活状态。
"只恐愁苗生两鬓,不堪离恨入双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担忧愁绪如同庄稼般在两鬓间萌生,离别之痛深深地刻画在双眉之间。这不仅是对身体外观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抒发。
"分明昨夜南池梦,还把渔竿咏楚词。"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通过梦境中的南池和渔竿(钓鱼工具),以及咏唱着楚辞(古代爱国诗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生活状态、内心感受等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旅途中的孤独与乡愁,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屋边新剪百株桑,一抹村烟远可望。
斜径短桥交竹翠,乍晴又雨到梅黄。
秧针簇簇当蓬户,蛙鼓喧喧隔土墙。
相嘱邻翁先刈麦,前溪水漫也无妨。
钜细各自生,于何生去取。
晨兴觑厥根,蒙茸若灌莽。
有党即有害,邪正偶然聚。
闭塞雨露资,尺寸僭吾土。
纵观天地间,阴阳非共府。
松柏挺云霄,亦畏九枚侮。
呼童听指挥,一仰当一俯。
会留青翠佳,去者慎勿怒。
我生严好恶,不以草无主。
或恐乱苗莠,著言始邹鲁。
异日买山成,奇石叠小圃。
习习猗兰香,庶几君子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