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子因行掉臂,赵州因事长智。
无端一句淆沎,惹得四海鼎沸。勘破了,有谁知。
春风过后无消息,留得残花一两枝。
婆子因行掉臂,赵州因事长智。
无端一句淆沎,惹得四海鼎沸。勘破了,有谁知。
春风过后无消息,留得残花一两枝。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昙贲所作的《颂古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婆子和赵州两位禅宗人物为象征,婆子的行为举止引发了混乱,而赵州则以其智慧应对问题。"无端一句淆沎",意味着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惹得四海鼎沸"形容其影响之大。诗人随后感叹,即使真相被揭示,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春风过后无消息"暗示事情过去后,人们不再关注,只剩下"留得残花一两枝",象征着某些事物虽然消逝,但仍留下些许痕迹。
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禅宗故事,表达了世事无常、言语力量以及洞察后的淡然态度。它体现了禅宗对语言和现象的深刻观察,以及对世间纷扰的超脱理解。
登高丘,临清流。
惊涛拍岸风萧飕,东奔到海何日休。
浮生聚散类萍梗,满地花草凝閒愁。
士稚空盟大江楫,仲宣复上荆南楼。
日落苍梧思帝子,风生芦叶按伊州。
富贵豪华成莽苍,斜月窥林影千丈。
谁家金坞草犹黄,旧日歌台人竟往。
旧人已往新复来,仍张宝瑟劝金杯。
流鱼偶与水相得,长啸不知山欲摧。
鬓毛未白心成灰,城南啼乌声绝哀。
长空蘸酒波澒洞,峻坂堕足愁崔嵬。
仰天愤顿一起舞,蹋碎石壕千古苔。
家住小鸿村,双溪绿映门。
地偏城府远,俗俭土风敦。
野烧回春色,渔矶露水痕。
浮槎下秋涧,坏壁上朝暾。
古霅苕相汇,群山弁独尊。
鸡埘连草屋,牛迹绕瓜园。
浅簖寒收蟹,疏篱晓放豚。
乡人分社饭,邻妇借缫盆。
把卷桑阴下,持杯松树根。
闲常开曲径,时或过高轩。
抱膝仍长啸,披襟快一论。
有书君莫上,世已厌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