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
《答》全文
宋 / 唐庚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世岂无高人,刻意在枯槁。

竟为恩爱累,有志莫能保。

君能唤我归,衰鬓及未葆。

何非有此翁,那得有此媪。

著书吾岂能,庶几获幽讨。

何必登鹿门,是山皆可老。

(0)
鉴赏

这首诗《答》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志向与归隐的深刻思考。

首句“世岂无高人,刻意在枯槁”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高人形象,他们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超脱,通过极端的自我约束来达到内心的宁静。然而,“竟为恩爱累,有志莫能保”,现实往往与理想相悖,即使有远大的志向,也常常被世俗的情感所牵绊,难以保持初心。

接着,“君能唤我归,衰鬓及未葆”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如果有人能够引导他回归自然,即便年华已逝,他也能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何非有此翁,那得有此媪”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老年生活态度的理解。他认为,无论是老翁还是老妇,只要心态平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各个阶段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和谐共生、相互陪伴的重视。

最后,“著书吾岂能,庶几获幽讨”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同时也表达了通过深入思考与探索,希望能获得心灵深处的感悟与启迪的愿望。“何必登鹿门,是山皆可老”则以鹿门山为例,说明真正的归隐并不在于地理位置,而在于心灵的安放与自由。任何地方,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心境,都可以成为理想的归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探讨人生的追求、归隐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老年生活、个人价值与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唐庚

唐庚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猜你喜欢

蔡村

孤村远水入潺湲,眼见河流又一湾。

万里小舟连夜发,几滩秋水白鸥閒。

浅深雨乱移篙地,西北秋连出塞山。

问讯京师还几驿,不胜清梦五云间。

(0)

雪中和赵地官·其二

人间万事是天留,元本无愁可浪愁。

闭户总非颜氏懒,执鞭真岂仲尼求。

对局两陈敲冻子,归蓑一昶卧渔舟。

明朝有兴还堪至,莫问青州与赵州。

(0)

栽树·其一

一径梅花一径桃,东风移得满山坳。

肯愁明日灵根萎,自有贫家活水浇。

着眼风光皆此意,醉人春色自吾醪。

白头笑尔青藜杖,一日烦君更几遭。

(0)

荣庆堂为大理作

万古明良分付定,早从尧禹到如今。

小臣肝胆天堪照,圣世恩波海未深。

紫极逶迤春荡荡,天风寥廓路骎骎。

沧江回首多迂病,愧尽贤人用世心。

(0)

寿徐母

老去流年祇暗惊,一生心胆解谁倾。

青裙白发终无恙,老眼皇天亦自明。

旧业此身真不阻,纲常万古恐非轻。

薰风六月榴花酒,谢得邻姬感嘅情。

(0)

梨云·其四

一笑冠巾万古同,莫将形迹到衰翁。

定知肯把梨云误,不负相留一月中。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