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何事出云烟,为把仙方与世传。
只向人间称百岁,谁知洞里过千年。
青牛到日迎方朔,丹灶开时共稚川。
更说桃源更深处,异花长占四时天。
安期何事出云烟,为把仙方与世传。
只向人间称百岁,谁知洞里过千年。
青牛到日迎方朔,丹灶开时共稚川。
更说桃源更深处,异花长占四时天。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炼成仙者安期的境界和生活。诗人通过对安期出云入烟、传递仙方等行为的描述,表达了对其超凡脱俗的敬仰之情。"只向人间称百岁,谁知洞里过千年"一句,揭示了仙人的时间观念与常人不同,他们在世人看来不过百岁,而实际上却已度过了千年。
"青牛到日迎方朔,丹灶开时共稚川"两句,则描绘了一幅仙境的画面。青牛象征着纯洁和吉祥,方朔是古代神山之一,而丹灶指的是煉丹之器,稚川则可能是仙界中的河流。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最后,“更说桃源更深处,异花长占四时天”表达了对更加隐秘、美好世界的向往。桃源指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而"异花长占四时天"则意味着在那里,奇特美丽的花朵四季常开,永远占据着那片天空。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独特理解,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断虹开霁,净秋容、点点初收微雨。
夕下生阴山影澹,缥渺烟云吞吐。
乌帽风偏,青鞋沙软,误入桃溪坞。
多情鸥鹭,偶来忽又飞去。
日暮修竹佳人,雾绡琼佩,绰约疑仙侣。
愧我禅心春尽絮,不逐东风飞舞。
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
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