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如是,脑门著地。不是不是,叉手长跪。
是与不是,转无巴鼻。
北人运至南方,货易获其厚利。
如是如是,脑门著地。不是不是,叉手长跪。
是与不是,转无巴鼻。
北人运至南方,货易获其厚利。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二首》中的第二十七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如是如是,脑门著地"描绘出一种极端的肯定或认同,仿佛对某事深信不疑,甚至愿意低头表示敬意。"不是不是,叉手长跪"则相反,表达了彻底的否定和谦卑的姿态。"是与不是,转无巴鼻"进一步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暗示真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能随着情境转换而模糊不清。
"北人运至南方,货易获其厚利"则借货物南北交易的例子,说明世间万物的价值和利益往往取决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世间万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微妙表达。
庙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
按节巡河右,鸣驺入汉阳。
城临南岘出,树绕北津长。
好学风犹扇,誇才俗未忘。
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
蛟浦菱荷净,渔舟橘柚香。
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
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下车惭政美,闭阁幸时康。
多谢南征术,于今尚不亡。
海棠花底三年客,不见海棠花盛开。
却向江南看图画,始惭虚到蜀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