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出荒岁,扬扬颜色好。
芙蓉不能霜,败裂不自保。
君子与小人,于此见其操。
最怜所种蔬,根叶依畦老。
朝晡充盘餐,滋味不枯槁。
鸡鸣邻里静,老子起常早。
呼童速沽酒,无使尊中燥。
黄菊出荒岁,扬扬颜色好。
芙蓉不能霜,败裂不自保。
君子与小人,于此见其操。
最怜所种蔬,根叶依畦老。
朝晡充盘餐,滋味不枯槁。
鸡鸣邻里静,老子起常早。
呼童速沽酒,无使尊中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黄菊和其他植物生长状况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珍视与满足。
"黄菊出荒岁,扬扬颜色好。" 这两句写出了黄菊在荒废的年华中依然盛开,颜色鲜明,这不仅展示了植物的生命力,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芙蓉不能霜,败裂不自保。" 芙蓉因承受不了霜冻而凋零,这两句表达了对脆弱生命的同情,同时也隐喻着人世间的无常。
"君子与小人,于此见其操。" 这句话深化了前面的意象,将自然界的事物比作人世间的道德选择,强调了品格的重要性。
"最怜所种蔬,根叶依畦老。" 诗人对自己培育的蔬菜充满怜悯之心,即便是普通的植物,也能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和生命态度。
"朝晡充盘餐,滋味不枯槁。" 这两句描绘了简单而丰盛的饮食生活,以及对平凡事物的享受和满足。
"鸡鸣邻里静,老子起常早。呼童速沽酒,无使尊中燥。"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清晨醒来后的宁静与从容,他叫孩子快速地倒酒,以维持一种生活的节奏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享受简单生活的哲学。
春风荡漾遍天涯,纵步郊原事事嘉。
不许游人同所得,竹林深处试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