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真理与时纷,曾把清心仔细论。
百虑已知归妙道,一尘无复寄灵根。
时来或可纡蓝绶,兴尽还思杜席门。
异日傥能追逸驾,相忘不必近林园。
明明真理与时纷,曾把清心仔细论。
百虑已知归妙道,一尘无复寄灵根。
时来或可纡蓝绶,兴尽还思杜席门。
异日傥能追逸驾,相忘不必近林园。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淡泊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真理与世事的深刻洞察。首句“明明真理与时纷”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思考对象——真理与时代,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诗人通过“曾把清心仔细论”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内心纯净的追求以及对真理的深入探讨。
接下来,“百虑已知归妙道,一尘无复寄灵根”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人生百态的理解与超脱。他认为,所有的思绪和困扰最终都应归于至高无上的真理之道,而不再为世俗所累。这种思想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领悟和对物质欲望的淡然态度。
“时来或可纡蓝绶,兴尽还思杜席门”则描绘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态度。在适当的时机,他或许会暂时投身官场,但当兴趣与热情消退时,他更倾向于回归宁静的生活,远离尘嚣。这反映了诗人既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又不完全排斥外在世界的复杂性。
最后,“异日傥能追逸驾,相忘不必近林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的向往。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追随那些超凡脱俗之人,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而这种追求并不一定要在远离尘世的林园中实现。这种超越时空的愿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真理、自我、社会和未来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
归来一笑,尚看看趁得,人间寒食。
阿寿牵衣仍问我,双鬓新来添白。
忍见庭前,去年芳草,依旧青青色。
西湖雨后,绿波两岸平拍。
天教断送流年,三之一矣,又是成疏隔。
燕子春寒浑未到,谁说江南消息。
玉树熏香,冰桃翻浪,好个山间景物。
这回归去,松风深处横笛。
评君谁似,似长松千丈,离奇多节。
骨瘦棱棱,文高荦荦,今日□来仙阙。
走卒识公容貌,酋虏问公官阀。
更史馆,一编书多少,频添勋业。
伟绝。
今岁别。
新绿名孙,又见枝生叶。
底事七旬,双瞳如水,毕竟桂花方发。
赐第彤墀秋早,又一瑶枢光洁。
故人也,念相逢谁似,凤池同列。
青旆摇风,朱帘漏月黄昏早。
蓬山万叠忽蜚来,上有千灯照。
和气祥烟缭绕。
映琼楼、五云缥缈。
青裙缟袂,乱吹繁弦,九衢欢笑。
元是琴堂,十分管领春光到。
手移星宿下人寰,招客来仙岛。
信道邦人见少。
彷佛似、皇都春好。
明年只恐,鳌山扈从,随班清晓。
一天风露,喜初行弹压,人间残暑。
金母此时,云軿先绛,又见枢星光吐。
人道鸿濛逢日,可是东方明处。
更天上、走王人络绎,仪鸾琼醑。
听语。
更希举。
试把皇朝、盛事都来数。
当日鳌头,皇扉侍母,绿发方瞳□□。
更有飞凫王季,往往文星再聚。
浑休问,但回班千岁,貂蝉成谱。
旬雨埋青冥,今晨浴新阳。
老红堕万劫,稚绿罗千行。
叶碎青槐石,条净紫薇香。
去岁护筼筜,今年已苍{上竹下艮}。
翩翻鹊引雏,伊优雀绕墙。
有象咸熙愉,对时多慨慷。
门外车马喧,省中日月长。
要之非大快,大快在沧浪。
沧浪兴何穷,风帆十丈樯。
明月酌严君,浮丘蔚南翔。
快马抹青山,恍入万松庄。
山中多老人,雪巅更眉庞。
持酒相劳苦,儿童纷迎将。
小卧听雪坞,徐步堆雪乡。
玉界梅万本,烟海杉千章。
三峡桃源浪,九夏冰严霜。
危桥跨步虹,曲水飞轻觞。
两日足可周,百年事难量。
送客出松关,壮楗设站旁。
挥手谢世人,从今永相忘。
《三月十八日锁试童子侍其行卷萧然无事成二十》【宋·程珌】旬雨埋青冥,今晨浴新阳。老红堕万劫,稚绿罗千行。叶碎青槐石,条净紫薇香。去岁护筼筜,今年已苍{上竹下艮}。翩翻鹊引雏,伊优雀绕墙。有象咸熙愉,对时多慨慷。门外车马喧,省中日月长。要之非大快,大快在沧浪。沧浪兴何穷,风帆十丈樯。明月酌严君,浮丘蔚南翔。快马抹青山,恍入万松庄。山中多老人,雪巅更眉庞。持酒相劳苦,儿童纷迎将。小卧听雪坞,徐步堆雪乡。玉界梅万本,烟海杉千章。三峡桃源浪,九夏冰严霜。危桥跨步虹,曲水飞轻觞。两日足可周,百年事难量。送客出松关,壮楗设站旁。挥手谢世人,从今永相忘。
https://shici.929r.com/shici/JH4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