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花貌得春畦好,烟雨冥冥暗层岛。
树底微茫见茅屋,隔村野人自驱犊。
远势更著扁舟人,疑是桃源来避秦。
我亦春烟问津叟,不知身在图画否。
笔花貌得春畦好,烟雨冥冥暗层岛。
树底微茫见茅屋,隔村野人自驱犊。
远势更著扁舟人,疑是桃源来避秦。
我亦春烟问津叟,不知身在图画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宁静的乡村景象。
首句“笔花貌得春畦好”,以拟人的手法,将画家的笔下之景比作盛开的花朵,赞美了春天田野的美好景色。接着,“烟雨冥冥暗层岛”一句,通过烟雨蒙蒙的天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层层岛屿之中,增添了几分诗意。
“树底微茫见茅屋,隔村野人自驱犊”两句,描绘了树木掩映下的农舍和牧童放牛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远处,“远势更著扁舟人,疑是桃源来避秦”,诗人想象着远处有扁舟之人,仿佛是避世的桃源中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引人遐想。
最后,“我亦春烟问津叟,不知身在图画否”两句,诗人自问是否也如同这画卷中的老人,沉浸在春日的美景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春日田野的美丽景色与宁静生活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