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书剑惯长征,离绪何当一羽轻。
太史著成游侠传,少年投赠丽人行。
啼莺津路垂杨合,细雨江帆春草生。
无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忆谢宣城。
闻君书剑惯长征,离绪何当一羽轻。
太史著成游侠传,少年投赠丽人行。
啼莺津路垂杨合,细雨江帆春草生。
无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忆谢宣城。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送汪子建之宣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汪子建即将远行赴宣城的离别之情。首句“闻君书剑惯长征”,描绘了汪子建常年习武读书,习惯于长途跋涉的形象,暗示了他的坚韧与才华。次句“离绪何当一羽轻”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书信传递情感的期盼。
第三句“太史著成游侠传”,以太史公撰写《史记·游侠列传》的典故,赞美汪子建的侠义精神,期待他在外也能展现这样的风采。第四句“少年投赠丽人行”,则借丽人行文的典故,祝愿汪子建此行能如诗文中所写的那样,受到佳人的赞赏和接纳。
第五、六两句“啼莺津路垂杨合,细雨江帆春草生”,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津路上莺啼柳绿、春雨绵绵的景象,寓言友人行程中的美好与希望。最后一句“无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忆谢宣城”,以敬亭山和谢朓的典故,表达对汪子建平安抵达宣城的祝愿,并借此回忆起古人的情感,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又有对离别的感伤,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烟柳濛濛,斜抱着、清溪一曲。
向此处、编篱晒网,牵船结屋。
莺暖鮰鱼堆似上,水深莼菜寒于玉。
枕晴川、泼眼入窗来,山光绿。雨初霁,分陶菊。
炊渐冷,燃湘竹。听拍歌铜斗,何愁荣辱。
鸦舅笼烟昏树绕,恶姑叫雨春田足。
更月明、小艇剪汀莎,渔蛮熟。
老矣吾衰,急景残年,言愁欲愁。
想寒家鸡酒,团圞白屋;豪家歌舞,跌宕红楼。
天阔云低,风饕雪虐,落落关河一敝裘。
凄凉甚,只青灯照影,伴我孤舟。封侯。壮志都休。
须及早、安排返故邱。叹十年讲舍,诗书糟粕;
十年宦海,踪迹浮沤。
瓜子金黄,桃花绶紫,富贵骄人应自羞。
吾何羡,要渔樵作伴,猿鸟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