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绕飞絮。纱帽郎今何处去。章台折尽长条树。
樗子街头重遇。玉瓶金盏灯前注。愁煞夜乌啼曙。
处处。绕飞絮。纱帽郎今何处去。章台折尽长条树。
樗子街头重遇。玉瓶金盏灯前注。愁煞夜乌啼曙。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调笑令·其三》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与重逢的画面。"处处绕飞絮",以飘飞的柳絮渲染了春天的氛围,也暗示着主人公心中的离愁别绪。"纱帽郎今何处去","纱帽郎"可能指的是身着官服或儒雅书生,诗人借此表达对昔日伴侣的怀念,不知其所踪。
"章台折尽长条树",章台是古代长安的街名,此处借指繁华之地,长条树即柳树,暗示折柳送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樗子街头重遇","樗子"可能是对某人的昵称,他们在街头意外重逢,带来一丝惊喜。
"玉瓶金盏灯前注",描绘了两人在灯火阑珊处相会的情景,金盏美酒,寓意着重逢的喜悦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然而,"愁煞夜乌啼曙",乌鸦的啼叫预示着黎明的到来,也暗示了即将面临的分别,使得这短暂的欢聚笼罩在淡淡的忧愁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离别、重逢与愁绪交织的情感世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碧砌楼高,绿垂帘短,蔷薇一架红遮。
林间繁缛,蜂与蝶交哗。
中有几间精舍,园丁课、洗竹浇花。
须防者,风欺雨侮,移就碧笼纱。邻家。
宜好护不劳纤手,折取萌芽。
得紫丝步障,掩映名葩。
喜与封姨无碍,将新句、细按红牙。
朱栏内,画屏小影,春气烂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