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胡镜舫大令见怀次韵奉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经历的感慨。
首句“去年江上对晚霞”,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边欣赏夕阳美景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着,“欲寄驿使吟梅花”一句,暗示了诗人想要通过驿使传递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借梅花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敬意。
“衡宇依然指庞宅,琅环何处随张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其中,“衡宇”、“庞宅”、“琅环”、“张华”都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平居慷慨思同志,早信儒生能济世”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以及对朋友才能的认可。诗人认为,真正的志同道合者能够帮助社会进步,实现自己的价值。
“自从一别判升沉,不得与君论心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内心的失落和遗憾,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畅谈心事,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情感。
接下来,“天涯相忆寄我诗,中有无穷言外思”两句,说明诗人通过书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字里行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未尽之意。
“谓我恋山为亲老,谅我赴阙因主知”两句,进一步解释了诗人离开的原因,既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也是因为受到朝廷的召唤,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和国家使命的兼顾。
“自念江湖初奉诏,肯以绝裾效温峤”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召唤的积极响应,不以个人利益为重,愿意为国效力的决心,引用温峤的故事来强调自己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为感两朝眷顾恩,俯从慈命应征召”两句,再次强调了诗人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召唤的服从,体现了他作为臣子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何期锡类动宸枢,竟许陈情便出都”描述了诗人被朝廷重用,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得以离开京城的情景,体现了他的政治生涯中的重要转折。
“细思前后蒙温谕,仁孝相承仰圣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教诲和仁政的推崇,以及自己在仁孝之路上的追求和实践。
“一鞭快著辞北道,归来更觉春晖好”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后的轻松愉快心情,以及对家乡春天美景的向往和喜爱。
“人生行止要心安,岂惭远志为小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态度,认为只要内心安宁,即使身处平凡,也能保持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
最后,“故人知我非寻常,两心相印行与藏”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即使在不同的道路上,也能相互理解和支持。
“闻君雅化被弦诵,驭民有法惟三章”提到友人对教育和治理的贡献,以及其方法简单而有效,体现了对友人智慧和能力的赞赏。
“雕鹗凌秋盘大漠,万里乘风上碧落”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友人如雄鹰般高飞的形象,表达了对其远大抱负和卓越成就的钦佩。
“谷莺犹咏求友篇,篱鴳安识匡居略”以鸟儿的鸣叫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不同层次的人对于友情的理解和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