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旧游.为周澹岩题其先世铁士先生所居秋水堂图,同杨细士韵》
《忆旧游.为周澹岩题其先世铁士先生所居秋水堂图,同杨细士韵》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忆旧游

访水南郑隐,雪北徐园,燕闭鱼扃。

乔木城东宅,尚春篁径翠,秋荔垣青。

有翁孑身遗世,娱老写黄庭。

感二十年前,携灯借榻,我梦曾经。荒形。

纵非昔,仗守研文孙,补葺池亭。

画境依稀是,漫凄凉风月,柳断荷零。

朅来旧栏重倚,高躅吊鸿冥。

算把得清芬,湘梅黛干环四屏。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怀念。词人访问了水南郑隐和雪北徐园,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之美。在城东的宅邸中,尚存着春日竹林的翠绿与秋日荔枝墙的青色,这些景象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

词中提到的“有翁孑身遗世,娱老写黄庭”,描绘了一位孤独的老者,在晚年享受着宁静的生活,通过书写《黄庭经》来寄托心灵。这不仅展现了老者的淡泊与超然,也暗示了词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共鸣。

“感二十年前,携灯借榻,我梦曾经”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二十年前,他或许曾与友人一同借宿于此,共度良宵,这样的回忆充满了温馨与感慨。

接下来的“荒形。纵非昔,仗守研文孙,补葺池亭”部分,词人通过描述环境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尽管眼前的景致已非昔日模样,但仍有后辈子孙努力维护,修补池塘与亭台,延续着这份记忆与情感。

“画境依稀是,漫凄凉风月,柳断荷零”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衰败与凄凉,但即便如此,词人依然能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感受着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

最后,“朅来旧栏重倚,高躅吊鸿冥。算把得清芬,湘梅黛干环四屏”表达了词人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时的感慨。他倚靠着旧栏杆,缅怀先人的足迹,仿佛能从湘梅的清香中,感受到历史的痕迹与生命的气息。词人将这份情感融入到四周的屏风之中,使之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情感以及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顾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山庄杂兴十首·其四

计拙堪时弃,谋生托野人。

莺花无约束,木石有比邻。

溪上思龙蛰,林间学鸟伸。

逢人无一面,语契即情亲。

(0)

江上送吴子

垂老难为别,那堪落木纷。

云霞缘岸合,凫鹜触船分。

霜浦兰尊竭,风城玉笛闻。

此生湖海上,何日再逢君。

(0)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其五

野旷林争出,花深径屡回。

春风芳草上,乱水白云隈。

燕接飞虫去,莺沾落絮来。

小堂宜竹护,一一荷锄栽。

(0)

溪边即事呈友人四首·其三

推窗迎峤立,垂钓凿冰开。

未叶先生柳,馀花处士梅。

鸟从烟里度,人向雪中来。

暝色青溪上,缘君首重回。

(0)

江上送张子二首·其一

天风忽然至,吹地转蓬科。

别泪随江水,离声杂棹歌。

花时临赤壁,雁候渡黄河。

京室怀予处,长搴旧薜萝。

(0)

游仁寿寺

鹫岭回孤塔,祗林郁近城。

幽人耽寂乐,秋日偶经行。

岩閤萦萝细,溪庭抱竹晴。

欣然坐禅榻,聊以憩尘缨。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