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炉听雪坐蒲团,长笑诗人不耐寒。
未办貂裘走南陌,肯来高处一凭栏。
竹炉听雪坐蒲团,长笑诗人不耐寒。
未办貂裘走南陌,肯来高处一凭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静谧的画面:诗人在竹炉旁聆听雪花飘落,坐在蒲团上,享受着清冷中的宁静。他以幽默的口吻自嘲,笑那些诗人过于怕冷,无法忍受严寒,宁愿穿着不够暖和的衣物(未办貂裘)也不愿出门走往热闹的南陌。然而,他却主动邀请朋友来到高高的赏心亭,一同欣赏这雪景,享受登高远望的乐趣。诗中流露出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望远涉寒水,怀人在幽境。
为高皎皎姿,及爱苍苍岭。
果见栖禅子,潺湲灌真顶。
积疑一念破,澄息万缘静。
世事花上尘,惠心空中境。
清闲诱我性,遂使肠虑屏。
许共林客游,欲从山王请。
木栖无名树,水汲忘机井。
持此一日高,未肯谢箕颍。
夕霁山态好,空月生俄顷。
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
此心谁得失,笑向西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