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白日半西山》
《赋得白日半西山》全文
隋朝 / 李世民   形式: 五言律诗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

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

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0)
注释
红轮:指太阳。
不暂驻:不会短暂停留。
乌飞:乌鸦飞翔,比喻时间流逝。
岂复停:怎会再停止。
岑霞:灿烂的云霞。
渐渐落:慢慢降落。
溪阴:溪流旁的阴影。
寸寸生:一点点增多。
藿叶:豆叶,这里泛指叶子。
随光转: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
葵心:向日葵的中心,比喻人心。
逐照倾:追逐阳光而倾斜。
晚烟:傍晚的烟雾。
含树色:包含、映着树木的颜色。
栖鸟:归巢的鸟儿。
杂流声:声音和水流声混在一起。
翻译
红日不会片刻停留,乌鸦飞翔怎会再停歇。
灿烂云霞渐渐沉落,溪边阴影一点点增长。
豆叶随着光线转动,向日葵的心朝向阳光倾斜。
傍晚的烟雾蕴含着树的颜色,归巢的鸟儿叫声混杂在流水声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自然生机勃勃的画面。"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写出了太阳如同车轮般在天边移动,乌鸦也随着夕阳起舞,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活力交织在一起。"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则捕捉了山峦间晚霞的余晖与溪谷中树木投影逐渐变长的美景,这些都是大自然在日出日落之间所展现的壮丽画卷。

藿叶和葵心分别象征着顺应光线的变化,"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展示了植物对光线的依赖与追求,这种生长状态不仅描绘出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也映射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光阴变换的感慨。

最后两句"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则是对景致的进一步渲染。晚霞与树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而栖息的鸟儿发出悠扬的歌声,与溪水的流淌声相互交错,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观察,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诗人捕捉到了时间流逝中大自然的美好瞬间,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光阴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朝代:隋朝   生辰:599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

送人入金华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0)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

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0)

秋江晓望

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

(0)

续古诗十首·其十

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辉。

草木照未远,浮云已蔽之。

天地黯以晦,当午如昏时。

虽有东南风,力微不能吹。

中园何所有,满地青青葵。

阳光委云上,倾心欲何依。

(0)

江上晚泊

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

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

(0)

送僧归金山寺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