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分做还乡梦,君今果然归矣。
残月晓风天,暂挽君双袂。柳条今剩几。
待折赠、沈吟无计。君到江南,定逢梅放,也应相寄。
来夜白沟河,鸡声店、料尔早寒人起。
谁念凤城边,有倚阑心事。暮云千万里。
留我作、天涯游子。我亦有,茅屋三间,六朝斜照里。
一灯分做还乡梦,君今果然归矣。
残月晓风天,暂挽君双袂。柳条今剩几。
待折赠、沈吟无计。君到江南,定逢梅放,也应相寄。
来夜白沟河,鸡声店、料尔早寒人起。
谁念凤城边,有倚阑心事。暮云千万里。
留我作、天涯游子。我亦有,茅屋三间,六朝斜照里。
这首《徵招·送宋性存归吴门》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友人宋性存归乡所作的送别词。词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上片以“一灯分做还乡梦”开篇,巧妙地将灯火与归乡之梦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君今果然归矣”直接点明了友人即将归乡的事实,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残月、晓风、天际,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晨送别的情景,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暂挽君双袂”则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下片转而描写离别后的景象,柳条象征着友情的延续,但“今剩几”又暗示了分别后可能的离散。词人想要折柳相赠,却因思绪万千而无法行动,这一细节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接着,词人预想友人到达江南时,正值梅花开放,他可能会寄来梅花作为问候,这既是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是对两人友情的寄托。
最后,词人想象着友人在白沟河畔的旅店中,听到鸡鸣声,早早醒来,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结尾处,词人表达了自己虽不能与友人同行,但内心仍怀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希望友人能平安归来。同时,词人也透露出自己在江南的某个地方,或许是在六朝古都的斜阳下,同样怀揣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是一首动人心弦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