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徵招.送宋性存归吴门》
《徵招.送宋性存归吴门》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徵招

一灯分做还乡梦,君今果然归矣。

残月晓风天,暂挽君双袂。柳条今剩几。

待折赠、沈吟无计。君到江南,定逢梅放,也应相寄。

来夜白沟河,鸡声店、料尔早寒人起。

谁念凤城边,有倚阑心事。暮云千万里。

留我作、天涯游子。我亦有,茅屋三间,六朝斜照里。

(0)
鉴赏

这首《徵招·送宋性存归吴门》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友人宋性存归乡所作的送别词。词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上片以“一灯分做还乡梦”开篇,巧妙地将灯火与归乡之梦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君今果然归矣”直接点明了友人即将归乡的事实,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残月、晓风、天际,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晨送别的情景,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暂挽君双袂”则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下片转而描写离别后的景象,柳条象征着友情的延续,但“今剩几”又暗示了分别后可能的离散。词人想要折柳相赠,却因思绪万千而无法行动,这一细节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接着,词人预想友人到达江南时,正值梅花开放,他可能会寄来梅花作为问候,这既是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是对两人友情的寄托。

最后,词人想象着友人在白沟河畔的旅店中,听到鸡鸣声,早早醒来,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结尾处,词人表达了自己虽不能与友人同行,但内心仍怀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希望友人能平安归来。同时,词人也透露出自己在江南的某个地方,或许是在六朝古都的斜阳下,同样怀揣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是一首动人心弦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赠相士陈道人

道人满藏是光明,况问麻衣乞得灵。

眸子外无馀造化,士人中有几公卿。

爱名者十忌者百,逢人言失物言得。

试指一贤眉里黄,管招群枉眼中白。

(0)

寿周枢密四首·其三

四时秋为阴,凛凛兵气冲。

公始禀此生,今坐制百戎。

虽握生杀柄,以不杀为功。

长尔塞草青,自然脸霞红。

(0)

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其四

天下文章家,吾州两前辈。

内翰擅其宗,大监为之最。

更有龙图公,气节盖新代。

请从舌端参,去作卧下拜。

(0)

题疏山一览亭

孤绝招邀杜道过,支筇不足更扪萝。

旁无断岸乾坤大,上有馀天日月多。

道限与空归不二,色尘随幻入无何。

虚中元自寄吾实,往古来今不可磨。

(0)

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校艺晋康·其一

易学渊源出义方,绪馀犹作汉文章。

名高未急蓬莱岛,心远宁专雁鹜行。

纸尾固无勋可策,松间殊有味难忘。

诸公论荐休闻早,且候珠玑满一囊。

(0)

厨鸡窜房中张元辅怜而赋诗余不能自已亦为一篇

惊栖潜避影,啄怯暗吞声。

似惜千金命,而逃五鼎烹。

肋枯那便齿,皮瘠不宜羹。

肉食非吾事,从今戒杀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