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九月冒朝寒,讲武台南路屈盘。
驺子雨中乘马去,村童烟外倚墙看。
鸦啼冢木秋风急,鹭立渔船夜水乾。
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
山城九月冒朝寒,讲武台南路屈盘。
驺子雨中乘马去,村童烟外倚墙看。
鸦啼冢木秋风急,鹭立渔船夜水乾。
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讲武台南有感》,通过对秋季山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首句“山城九月冒朝寒”展现了深秋时节山城早晨的寒冷,渲染出一种肃杀的气氛。"讲武台南路屈盘"点出地点,讲武台蜿蜒曲折,暗示历史的沧桑。
接着,“驺子雨中乘马去,村童烟外倚墙看”,通过描绘雨中的驺子(驾车者)和远处村童的场景,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也暗含着时代的流转和人事更迭。"鸦啼冢木秋风急,鹭立渔船夜水乾",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鸦鸣声与秋风的凄厉,鹭鸟独立于渔船,夜晚水面干涸,这些细节寓言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以花为寄托,表达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物是人非的哀伤。花儿依旧,但折花的人已经离去,泪水打湿了栏杆,情感深沉而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城秋日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过去人事的追忆和感慨,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
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
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
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
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
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
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
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
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