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菊醒陶酒,扬鞭入汉闱。
聚蚊秋未息,独鸟暮先归。
世有凉暄隔,人无今昨非。
悠然倒冠佩,频梦北山薇。
把菊醒陶酒,扬鞭入汉闱。
聚蚊秋未息,独鸟暮先归。
世有凉暄隔,人无今昨非。
悠然倒冠佩,频梦北山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晏殊的《重阳夕内宿》。诗中通过描绘重阳节夜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把菊醒陶酒"一句,以饮酒赏菊的方式,暗寓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借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理想的敬仰。"扬鞭入汉闱"则暗示了诗人虽然身在宫廷,但心系自由,有出尘之志。
"聚蚊秋未息,独鸟暮先归"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小动物活动,寓言世事纷扰,而诗人独自静观,显得与众不同。"世有凉暄隔,人无今昨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洞察,认为无论外界如何变迁,个人的品性不应随波逐流。
最后,"悠然倒冠佩,频梦北山薇"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他甚至梦见自己如古代隐士那样,佩戴着荆钗,生活在北山的薇草之中,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怀,寓言深沉,体现了晏殊在繁华背后的淡泊与超脱。
男儿努力,第一是须念寸阴尺璧!
株守生涯,穴居天地,终古昂头何日?
世上伊凉换谱,万事拘墟不得。
最堪惜,惜磨牛步步,不离陈迹。
眉白,吾小陆濯足沧浪,明日蓬山客。
老凤将雏,小龙抱宝,万里乘风快极。
桃李移根上苑,容易成阴结实。
目先拭,看双珠还浦,光能照国。
冥冥稻花雨,漠漠野云秋。
飒响悲黄落,丝飞乱白头。
乍于灯下细,偏傍枕边稠。
累月宁苏旱,愆时却送愁。
湿萤仍草莽,迷鹤独林丘。
天地非无为,江湖可散忧。
积阴霾御气,深淖阻宸游。
忍冻吾庐足,啼饥比屋侔。
自非原宪病,谁是子桑俦。
颇忆钓鱼伴,孤吟蘅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