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一夜水鸣艖,江外欢声百万家。
已报主人诗满袖,更誇使者雨随车。
支离田父烟蓑湿,辟易炎官火伞斜。
一望阿瞒狼狈地,村村剌水透针芽。
江头一夜水鸣艖,江外欢声百万家。
已报主人诗满袖,更誇使者雨随车。
支离田父烟蓑湿,辟易炎官火伞斜。
一望阿瞒狼狈地,村村剌水透针芽。
这首诗描绘了鄂渚地区夜间江面舟行时的水声以及雨后百姓的喜悦情景。首句"江头一夜水鸣艖"以生动的听觉形象,写出了舟行时水波荡漾、船只发出轻微声响的夜晚景象。"江外欢声百万家"则通过人们的欢笑声,传达出雨来时的喜庆气氛和万家生息的繁荣景象。
接下来两句"已报主人诗满袖,更誇使者雨随车"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当地人的互动,主人因雨而灵感泉涌,写下满袖诗歌,使者则言雨如使者般及时,象征丰收的希望。"支离田父烟蓑湿"描绘了农夫们在雨中劳作的场景,虽然衣衫湿透,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期待。
"辟易炎官火伞斜"中的"火伞"形容夏日烈日,这里借指雨伞,意味着雨的到来为炎热的天气带来一丝清凉。最后一句"一望阿瞒狼狈地,村村刺水透针芽"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想象阿瞒(可能是对主人的昵称)在雨后的狼狈样子,同时也描绘了雨水滋润田地,连针尖大小的缝隙都充满水分,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鄂渚地区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人们对于雨水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袁说友的笔触既富有生活气息,又饱含情感,体现了宋诗的清新自然之美。
碧帘不卷疏风,乍谢了棠梨,坠娇千点。
雁弦懒诉,春襟浣酒,那时香艳。
斜阳苏柳梦,荡浅浅、横波青在眼。
总过却、闷里閒中,领略薄寒轻暖。
药炉茗盏芸煤,叹几许销磨,又吟团扇。
二分憔悴,一分护惜,一分愁怨。
柔情难遣处,但少著、思量天样远。
暗抛与、絮水东弯,月廊西转。
晚寒酽、沈云罥网,细雨微缬。帘际酸风乍掣。
霏花渐酿暮雪。记昨夜、星辰前夜月。
小楼畔、绿酒香冽。
怅赠佩、传笺俊游侣,今宵惇轻别。思结。
梦中翠管凄咽。念雾鬓、烟鬟惊鸿态,楚楚清露怯。
嗟凤思鸾愁,都付啼鴂。
怨歌断阕留泪痕,看取斑斑泪血。
瀛海尘飞红桑折。银云浦、暗停画楫。
旧盟稳、瑶缄回荩箧。在天愿、比翼鹣鹣万籁寂。
灵犀肯向笼鹦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