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景楼三首用韵·其二》
《万景楼三首用韵·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德润连城璧,文工五凤楼。

不愁来蜀徼,政喜识荆州。

世久欺儒素,人当问品流。

平生郭有道,得共李公舟。

(0)
翻译
美德如润泽全城的美玉,才华横溢于五凤楼中。
无需担忧来到蜀地的边界,更欢喜能结识荆州的贤才。
长久以来,世人轻视读书人,应当注重品行和门第。
一生之中,我有幸与像郭有道那样的君子共度,能与李公同舟共济。
注释
德润:美德的润泽。
连城璧:价值连城的美玉。
文工:才华出众。
五凤楼:古代的华丽建筑,象征文化繁荣。
蜀徼:蜀地的边界。
政喜:非常高兴。
识荆州:结识荆州的杰出人物。
儒素:读书人,儒者。
品流:品行和出身阶层。
郭有道:指有道德、有品行的人。
李公:对李姓尊者的尊称,可能指具体某位有威望的人物。
舟:船,比喻共同经历或合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意境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德润连城璧,文工五凤楼"两句,通过对建筑的描写,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文化的兴盛,而“不愁来蜀徼,政喜识荆州”则表明诗人对于蜀地和荆州的向往之情。蜀徼即是古代四川地区,这里可能暗示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而荆州则是历史上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代表了文化与学术的追求。

"世久欺儒素,人当问品流"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品行高洁者应有的尊重。最后“平生郭有道,得共李公舟”则是对友情的一种抒发,可能是在表达与同道中人的相知和精神上的沟通。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清高脱俗、追求文化修养的个性。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癸未偕子仲都官文渊节推游东湖分题和子仲湖字韵

泛泛林边晚,扁舟忆五湖。

丹青难作赋,水墨好为图。

龙蛰云长在,霜寒草自枯。

诗翁足幽兴,潇洒在蓬壶。

(0)

高议

高议轩昂破丽淫,清风遗散落尘襟。

倚山渐识浮云意,临水方思太古音。

无状欲随仁义老,未完犹怯是非侵。

西归须念津涂惑,愿丐中庸镂腹心。

(0)

问龚深之疾往复·其二

居士如泡如焰身,目前应接亦非神。

枝辞自已知吾拙,饱学谁能笑子贫。

午饮频来同鲙鲤,朝齑漫说欲羹莼。

黄昏急雨秋风湿,想见青灯一幅巾。

(0)

次皇甫登兴化水亭韵

簿领终朝困蒸暑,危亭一息得微凉。

草迷幽径回环绿,花落沧波在处香。

永夜鹤声双唳月,清秋松色自凌霜。

平生爱乐澄虚地,一梦迟留夜未忘。

(0)

清明日仲永游荐福先秋亭晚过芝山他日有坐客献诗者仲永见率同和

行背林梢转水湾,乐游与物共安闲。

旌旗影散烟波上,金竹声流岛屿间。

宿雨未乾花焰焰,晨风不动鸟关关。

久晴见说春尤好,何日重来访旧山。

(0)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其一

九日独登城上台,南山望尽祇尘埃。

黄华虽富纷纷菊,绿蚁谁同滟滟杯。

时节独催双鬓雪,利名还见此心灰。

池阳星子多朋旧,能有音书万里来。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