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
峡中为客恨,江上忆君时。
天地身何在,风尘病敢辞。
封书两行泪,沾洒裛新诗。
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
峡中为客恨,江上忆君时。
天地身何在,风尘病敢辞。
封书两行泪,沾洒裛新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孤独之感。"寒日经檐短"写出了冬日阳光短暂,穿过窗棂照进室内,给人以冷清感。"穷猿失木悲"则借助了猿失其依附之木的哀伤,以此比喻诗人的孤独无依。
"峡中为客恨"表达了诗人在长江三峡之间,作为一名旅途中的客者,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江上忆君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怀念是在江水的滋润中产生的,是时间流转中无法磨灭的情感。
"天地身何在"则是诗人对宇宙万物的疑问,似乎在寻找着自己在这广阔世界中的位置。"风尘病敢辞"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尘埃的厌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
最后两句"封书两行泪,沾洒裛新诗"则表达了诗人在书信中流下的泪水和写作时的情感宣泄。泪水浸湿了书页,新的诗篇也被这份情感所渗透。这不仅是对朋友的思念,也是对生活、命运的一种无奈与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以及对于友人的深切怀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