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号乞兵急,英雄陷贼围。
江山犹未静,鱼鸟欲何归。
城露桑榆尽,时平老幼稀。
书从战后得,读彻血盈衣。
带号乞兵急,英雄陷贼围。
江山犹未静,鱼鸟欲何归。
城露桑榆尽,时平老幼稀。
书从战后得,读彻血盈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凄凉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传达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开篇“带号乞兵急”表明战争紧迫而又仓促,英雄却被敌军围困,这种局面显示出一方力量之弱和危机之严峻。“江山犹未静”则形象地表现了战乱尚未平息的混乱状态,而“鱼鸟欲何归”更是通过动物的迷茫无处栖息来反映人类在战争中的流离失所。
诗人接着写道:“城露桑榆尽,时平老幼稀。”这里,“城露桑榆尽”可能暗示战后城市破败,连树木也被毁坏,而“时平老幼稀”则意味着战争的残酷使得老人和孩子都难以生存,这种景象令人心酸。
最后两句“书从战后得,读彻血盈衣”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之后获得了一本沾满鲜血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记录战争悲惨情境的文字,感受到了深切的痛苦和哀伤。这里的“血盈衣”象征着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和痛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后景象的刻画,以及对生命流离失所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和对人民深切同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