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阎浮提人,就中多闹乱。
无想四禅天,根性最迟缓。
迟速不同伦,染净难回换。
两个五伯文,元来是一贯。
贯贯,哑子拍手高声唤,聋人听得佯不管。
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师谭止观。
南阎浮提人,就中多闹乱。
无想四禅天,根性最迟缓。
迟速不同伦,染净难回换。
两个五伯文,元来是一贯。
贯贯,哑子拍手高声唤,聋人听得佯不管。
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师谭止观。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探讨了人间与天界的不同,以及根性对修行速度的影响。诗中提到“南阎浮提人,就中多闹乱”,描绘了人间的纷扰和混乱,与“无想四禅天,根性最迟缓”形成鲜明对比,四禅天的居民因根性迟缓,修行速度较慢。接着,“迟速不同伦,染净难回换”强调了根性对修行进程的影响,染污与清净难以轻易转换。
“两个五伯文,元来是一贯”则通过比喻,指出看似不同的事物其实本质相连,暗含着佛法中的因果循环和万物一体的道理。最后,“贯贯,哑子拍手高声唤,聋人听得佯不管。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师谭止观”运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智慧与愚昧、理解与误解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佛法深奥、难以言传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修行过程中的根性差异、因果关系以及智慧的理解,体现了佛教中关于自我认知、修行方法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佳晨出西郭,仰视天宇清。
乐哉旷士怀,浩浩吞四溟。
新涨忽勇退,篱落粘枯萍。
风幡招客游,旷望隔蘋汀。
仆夫厉清深,竹舆竦亭亭。
波翻石凿落,尚带蛟龙腥。
华堂入松竹,德人占聚星。
脱帽飞羽觞,颓放解天刑。
时当行火令,草腐亦化萤。
炎官纷陆梁,空飞赤云軿。
遥知陇上耘,暴背愁白丁。
兹游岂易得,未用叹沉冥。
物色近人境,喜欢严晓装。
山月鸡犬声,野风麻麦香。
登岭既开豁,入林更清凉。
三呼独醒士,傥肯釂我觞。
甲观秋弥月,前星蚤丽天。
君亲重庆日,家国中兴年。
英武神机远,温文德宇全。
摛章森典则,会道极高坚。
俭宝躬安履,仁端性自然。
渊冲澄有量,海润浃无边。
五学临函丈,三朝拱邃延。
颂声敷政久,喜色问安还。
铜律谐初度,桑弧绝旧传。
菊催重九近,梅占小春先。
戏綵猗兰殿,宣杯玳瑁筵。
青宫千亿寿,长对两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