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两月逐浮沤,千里归心系客舟。
潮拍远天江欲曙,烟开晴浦岸初秋。
担簦已谢虞卿璧,负郭应嗤季子裘。
渐近乡园对寒色,寻思去住转生愁。
萍踪两月逐浮沤,千里归心系客舟。
潮拍远天江欲曙,烟开晴浦岸初秋。
担簦已谢虞卿璧,负郭应嗤季子裘。
渐近乡园对寒色,寻思去住转生愁。
此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复杂心情与所见之景。首联“萍踪两月逐浮沤,千里归心系客舟”以“萍踪”和“浮沤”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而“千里归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将这种情感寄托在随波逐流的客舟上。颔联“潮拍远天江欲曙,烟开晴浦岸初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黎明前的宁静与清新,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希望。
颈联“担簦已谢虞卿璧,负郭应嗤季子裘”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反思与释怀。“担簦”可能指代行旅之艰辛,“虞卿璧”和“季子裘”则是古代文人追求功名利禄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这些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尾联“渐近乡园对寒色,寻思去住转生愁”点明了诗人即将回到故乡的心情,但“寒色”一词又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可能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途中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家乡的深情眷恋,也有对过往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复杂情绪。
商于留异绩,河洛贺新迁。
朝选吾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
伫报司州政,徵黄似颖川。
高台高高画角雄,五更初发寒城中。
寒城北临大河水,淇门贼烽隔岸是。
长风送过黎阳川,我军气雄贼心死。
羁人此夜寐不成,万里边情枕上生。
乍似陇头戍,寒泉幽咽流不住。
又如巴江头,啼猿带雨断续愁。
忽忆嫖姚北征伐,空山宿兵寒对月。
一声老将起,三奏行人发。
冀马为之嘶,朔云为之结。
二十年来天下兵,到处不曾无此声。
洛阳陌,长安路。
角声朝朝兼暮暮,平居闻之尚难度。
何况天山征戍儿,云中下营雪里吹。
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
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
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
戎人方屈膝,塞月复婵娟。
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
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