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田高,我田低,高田积土河成蹊。
低田年年催筑堤,筑堤复取田中泥。
今年大水百谷伤,高田得熟低田荒。
遂令低乡有田者,唯愿有田在高乡。
君不见土龙三日雨莫祷,高乡之田为茂草。
彼田高,我田低,高田积土河成蹊。
低田年年催筑堤,筑堤复取田中泥。
今年大水百谷伤,高田得熟低田荒。
遂令低乡有田者,唯愿有田在高乡。
君不见土龙三日雨莫祷,高乡之田为茂草。
这首《筑堤谣》是明代诗人陆垹所作,通过对农田高低不平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贫富不均、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影响的深刻现实。
诗中以“彼田高,我田低”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农田地形的差异,高田因自然条件较好而易于耕种,低田则因地势低洼而易受洪水侵袭。高田通过堆土形成小径,而低田则需年年修筑堤坝,防止洪水侵入,但即便如此,低田仍难以避免被洪水淹没的命运。今年的大水导致百谷受损,高田虽能收获,而低田却一片荒芜。这种现象让低田的拥有者心生羡慕,希望自己的田地能在高处,免受洪水之苦。
最后,“君不见土龙三日雨莫祷,高乡之田为茂草”,以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即使祈祷也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高田依然生机勃勃,而低田却只能成为茂盛的野草。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一种控诉,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高田与低田的不同命运,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以及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丧,胸次要涵蓄。
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
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
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
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
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
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
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
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
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
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
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
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
君如汗血驹,堕地必驰逐。
甘为走踆踆,耻作雌粥粥。
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
玉斧经年不暂閒,脩成今夜月团圆。
老蟾是处光皆满,飞鹊如予意未安。
免与朋侪争翰墨,聊呼儿女具杯盘。
饮酣尚起飘然兴,欲访群仙到广寒。
闻道田家日夜愁,黄云白雪不全收。
稻畦插遍青如染,满望今年倍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