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钱湖》
《东钱湖》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行李萧萧一担秋,浪头始得见渔舟。

晚烟笼树鸦还集,碧水连天鸥自浮。

十字港通霞屿寺,二灵山到月波楼。

于今幸遂归湖愿,长忆当年贺监游。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东钱湖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行李萧萧一担秋”以简练之笔勾勒出行旅之人的孤独与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浪头始得见渔舟”一句,通过波涛与渔舟的对比,展现了湖面的辽阔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晚烟笼树鸦还集,碧水连天鸥自浮”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晚烟笼罩着树木,乌鸦归巢,碧绿的湖水与天空相连,白鸥自在漂浮,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十字港通霞屿寺,二灵山到月波楼”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视线引向远方,十字港与霞屿寺、二灵山与月波楼的连接,不仅增加了空间感,也寓意着心灵的远行与精神的寄托。

最后,“于今幸遂归湖愿,长忆当年贺监游”表达了诗人对东钱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归湖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长忆当年贺监游”则暗含了对历史人物贺知章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曾经游历经历的回忆,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钱湖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奉母避难至中村符征岩茂才宅感赋

白云深处托慈闱,到此穷人得所归。

避地敢劳歌夏屋,循陔犹幸近春晖。

孔融任侠交情重,公瑾升堂古道稀。

不觉欢留五晨夕,两家情意尚依依。

(0)

中元词

幽明两界都翻覆,新鬼无家故鬼哭。

白骨沙场死不灵,馁而何止若敖族。

黄尘荡荡汨阴霾,薄暮悲风吹落木。

凄凉孤月悬中天,九泉难化光明烛。

年年此夕会盂兰,今闻寇盗令如山。

叹息钱神亦无力,纸灰不到鬼门关。

(0)

怀老可

每过层山万笏迎,那知山路亦榛荆。

蓬飞旷野身何托,松撼狂涛听乍惊。

地僻自能容杜老,天年应不夭龚生。

常从百里探消息,何日重逢话泰平。

(0)

自题《春郊揽辔图》·其二

书生戎服漫谈兵,却赖乡农众作城。

试陟崔嵬望平远,中原应早见澄清。

(0)

九月初四日鹭洲书院纪梦

不知华胥境,趋庭事未违。

馨膳问所欲,永昼日迟迟。

平生茶瓜味,淡泊良所宜。

椰瓢取新泉,铜铛自提携。

左手掬芳茗,右手瀹花瓷。

融融杯中水,依依膝下儿。

忽被书声觉,乃在鹭洲湄。

持盈犹若捧,开眼境已移。

惊魂独惝恍,双泪纷交颐。

吾父隔幽冥,八九年于兹。

寤寐数相见,存亡浑不知。

安得夜夜间,来尝手中卮。

(0)

喜习婿舒藻领乡荐

频年期望属吾徒,卢李因依气不孤。

地出一头偏独步,局留半子未全输。

由来逐鹿争先得,便觉乘龙与众殊。

次第看花揩老眼,好风顺趁上云衢。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