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沆涵漪一棹通,高楼俯仰爱澄空。
玉峰塔影近窗外,万寿山光远镜中。
秋色梧桐还未老,大田禾黍可希丰。
了知不是青莲句,也自临风怀谢公。
漭沆涵漪一棹通,高楼俯仰爱澄空。
玉峰塔影近窗外,万寿山光远镜中。
秋色梧桐还未老,大田禾黍可希丰。
了知不是青莲句,也自临风怀谢公。
此诗《影湖楼》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秋意盎然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首联“漭沆涵漪一棹通,高楼俯仰爱澄空”,开篇即以开阔的湖面和倒映其间的高楼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涵漪”、“一棹通”、“俯仰”等词,生动地展现了湖水的波光粼粼与船只穿梭的情景,以及高楼在湖面上的倒影与人的互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颔联“玉峰塔影近窗外,万寿山光远镜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之美。诗人将视线从近处的湖面转向远处的山峰,玉峰上的塔影清晰可见,仿佛触手可及;而万寿山的光辉则在远方如镜中显现,两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颈联“秋色梧桐还未老,大田禾黍可希丰”,转而聚焦于季节的变化与丰收的希望。秋天的梧桐虽未完全凋零,依然展现出生命的活力;田野里的禾黍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循环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尾联“了知不是青莲句,也自临风怀谢公”,以谦逊之语收束全诗。诗人自谦并非李白(青莲居士)那样的伟大诗人,却也能在自然美景前心怀古人(谢公,可能指东晋名士谢灵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共同欣赏与对古代文人雅士精神的追慕。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也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影湖楼》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