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雨裁云一节秋,落梅杨柳曲中留。
尊前暂借慇勤看,明月曾闻向陇头。
剪雨裁云一节秋,落梅杨柳曲中留。
尊前暂借慇勤看,明月曾闻向陇头。
这首诗《笛》由唐代诗人张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笛声在秋日雨幕与梅花柳树间流转的情景,以及笛声所引发的回忆与情感共鸣。
首句“剪雨裁云一节秋”,以“剪雨”和“裁云”形象地描绘出秋日雨幕轻柔如丝,云朵轻盈如织的景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美融入其中,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次句“落梅杨柳曲中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氛围。梅花飘落,杨柳轻摇,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笛声在这片秋色中回荡,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悠扬而哀婉。
“尊前暂借慇勤看,明月曾闻向陇头。”这两句则将情感引向更深的层次。在酒宴之前,诗人似乎在借笛声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寻找心灵的慰藉。而“明月曾闻向陇头”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色,更暗含着对远方、对过去的思念之情。陇头,常用来指代远方或故乡,这里的“陇头”既是实指,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与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笛声、秋景、月色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静谧的秋夜,笛声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的桥梁,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时间、记忆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竹扉双扇,乍草没、银筝小院。
赋别凤、三年萦系,鬓影欲吹尘面。
料有时,慵却金虫,愁浓不耐檀痕浅。
待小叠蓉笺,重投鱼素,无奈蓬山更远。
怪巷陌,寻常境,翻误却、阮郎寻遍。
尽晨钲频促,夜钟重打,做将离恨镕成片。
客衾温暖。怕青奴、梦醒微颦,款笑模糊见。
空弹锦泪,染就江枫红茜。
漳水汤汤,想驴背、吟髯如戟。
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
满地军书迟羽箭,一天霜信催刀尺。
更燕南赵北老悲歌、身仍客。谁并马,三河杰。
重吊古,梁园笔。怅招携道远,鞭丝斜直。
试上铜台高处望,乡心好共晨风发。
正两溪、秋水浸蒹葭,初肥鳜。
天气日夕清,万象纷在目。
远山螺髻旋,浅水鱼鳞蹙。
隔林人语微,鸡犬答空谷。
此中有高僧,暝坐栖茅屋。
萝扉风为开,花径罗云族。
几榻青苔生,茶烟媚幽独。
我蜡阮孚屐,间来访金粟。
塔影空独圆,衣裳净寒绿。